11月28日,由邢台市政府主办的2009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投资峰会在北京召开,邢台“阳光小村”太阳能示范工程正式发布。首个试点村选在邢台开发区王快镇百泉村,计划完成100盏风光互补型路灯、100盏风光互补型公共景观灯以及一栋居民楼舍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三年内完成试点村内全部示范工程。
11月28日,来自中国能源局综合司、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等主要嘉宾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参观了“阳光小村”示范工程模型展台。邢台市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和实施‘阳光小村’太阳能工程, 对于促进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生活照明用电条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明社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600万打造阳光小村
“阳光小村”是邢台开发区提出的以发展太阳能示范工程的创新性提法,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王快镇百泉村作为“阳光小村”的太阳能示范工程试点,该工程包括采用风光互补的道路照明灯具,实现村内各交通道路照明的交通道路照明工程、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风力发电及高效储能器,为村内各公共景观园区提供持续独立的照明供给的公共景观亮化工程和采用楼顶及侧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村内新建居民楼舍提供基本照明电源的居民楼舍用电工程三项。
根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阳光小村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风光互补技术,解决交通道路照明、公共景观亮化、居民楼舍采光等基本民生需要,用先进环保的新能源科技,降低输电损耗,实现节能减排。阳光小村的具体实施将分为2步走。第一年,将进行工程的首期实施工作,计划完成100盏风光互补型路灯、100盏风光互补型公共景观及一栋居民楼舍的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工作。接下来的2年,将完成试点村内全部示范工程的建设,太阳能示范工程首期工程的财务预算约为600万元
邢台发展太阳能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投资峰会上,邢台市市长刘大群介绍了邢台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资源优势。邢台太阳能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数达2800-3000小时,日照率为50%-70%,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日照时间2200小时水平,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之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此外,邢台地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内,4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济南、邯郸六大机场,天津港和黄骅港两个国际大港。京九铁路、大广高速、青银高速、106和107国道、308国道,纵横交错,形成大“井”字交通架构,具有强劲的综合辐射力和便捷的物流交通线。
邢台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资源优势也非常明显,用于生产硅材料的石英砂在邢台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储量10亿吨以上,冀中能源集团年产4万吨三氯氢硅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原料基地。邢台开发区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引进国内外光伏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20家,战略投资者50家,同时,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等6大研发项目,最终建成集生产、研发为一体的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
太阳能产业带动邢台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邢台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基地按照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划分形成了生产、科研、商务及相关产业八大功能区;按照产业分布,分为晶体材料加工区和单晶硅生产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及配套加工区、光伏应用系统加工区、光热利用加工区、风电设备制造加工区、LED加工区和清洁能源加工区等8个功能区。
作为邢台的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的改革试验区,邢台开发区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总思路是:以新能源产业这一“绿色引擎”为动力向“开放高地”转变。作为邢台市新能源产业经济的集聚地的开发区,结合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加快构建符合开发区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为切实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邢台开发区已经制定了包括土地、税收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包括“实施税收及用地优惠;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研发机构发展、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广新能源产品应用”等七大举措。
邢台市委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非常注重彰显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积极组织实施“四统一”:统一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统一印发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统一制订安装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优惠政策;统一组织实施建筑一体化工程验收竣工备案。在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组织保障、法规保障、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四个到位。
邢台依托成立9年的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开发区,结合地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邢台光伏产业已被列入全省重大支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