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工博会上,同济大学展台内一座“太阳能竹屋”的模型吸引了相当多的眼球。本报记者昨天从项目创始人、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处了解到,这座“太阳能竹屋”代表了中国光电建筑一体化的最新实践,但要真正推广还有赖于上网电价政策的破题。
记者了解到,这座“太阳能竹屋”由同济大学与新奥集团联手打造,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板吸收的能量自行供电,实现能源自足。目前,其实体已搬到同济大学新校区。下周一,访华的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也将专程赴当地参观这座竹屋。
“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现在是一个关键时刻。尽管产业发展已非常成熟,但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明朗化。”谭洪卫说,“此前开展的电价招标都是针对大型光伏电站的,希望建筑光伏方面的电价政策也能加快落实。”
他认为,“太阳能竹屋”项目可以为将来我国在太阳能方面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最快3-5年后,这座竹屋就可真正产业化,并在一些非中心城区率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