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根一尺长的集热管插入暖水瓶的刹那,电线另一头的节能灯瞬间照亮了整个黑暗的房间。今年2月,都市时报焦点版在刊登了《阳光·产业》一文后,引发了业界人士广泛地关注。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昆明的太阳能新兴技术研发已获重大突破。
3月29日,在云南奇裕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民带记者见识了新型的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在《阳光·产业》一文中,高层和小高层建筑之所以无法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是老式集热材料,根本无法承受高层水压;而且,如今的建筑也没有宽敞的顶楼,不具备安装条件。而我们的壁挂式光热系统完全依照建筑节能一体化原理,居民可以在自家阳台或是电梯间安装,而且增压给水器完全可以确保管道节水。”
采访期间,李泽民讲述了一段经历:“在禄劝转龙乡某些村用电1度出2元。很多村民舍不得用电,成天不开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用电难、难用电”的问题,他和研究人员经数十载研究,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在一间暗室里,李经理又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新近研发并已申报专利的太阳能新品,该产品外观如同一个变压器。他首先拿起这个“变压器”,将其一头的集热管插入暖水瓶,就在此时,这个“变压器”另一头的节能就灯立即亮起,黑暗的房屋瞬间明亮了。李泽民说,该专利走的是一条太阳能光热与光辐产品的“中间道路”。居民一次性投资设备,便可在同一时间循环免费享受到阳光带来的热能与电能。
“《阳光·产业》一文中提到‘全民太阳能发电并网理论’,但就目前情况看操作性不强。我们首先该解决的应是贫困地区单个家庭的能源循环利用。”李经理说,云南太阳能产业其实30年前就已形成。但恰是这个集中了各种太阳能产业优势资源的宝地,现在却成了最大的产品消费市场!
“打造‘太阳能之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且事实证明,云南市场的太阳能科研水平在某些层面上已位居全国前列。对民企来说,为构建‘太阳能之都’提供技术支持毫无问题,但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和导向,实现这个事业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