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太阳能空调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推出新成果

    访问: 光热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04-09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炎热的夏天,能不能借助太阳能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吸附式制冷技术16年,不仅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实现了太阳能及低品位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系统在多个领域应用,使太阳能空调成为现实。前不久,该团队的“吸附式制冷与传热传质特性及循环理论研究”获得200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王如竹教授在1993年进入吸附式制冷技术研究领域。那时,制冷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氟里昂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扩大太阳能的利用范围更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追求。王如竹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国际制冷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吸附制冷实用化研究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对低品位热能(例如余热和太阳能)驱动的节能环保型吸附式制冷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特点在于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热能来驱动系统,实现制冷。太阳能空调是这项技术的一种应用。

      在日照好的情况下,太阳能空调能够保持长达8小时的稳定供冷。目前,该科研团队研制的太阳能空调已投入批量生产,在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国家粮食贮存库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中获得应用。此外,依托吸附式制冷技术的渔船制冰机已研制出示范产品,有望进行推广应用。

      【专家点评】项目评审组专家认为,该科研团队活跃在国际制冷学科前沿,在吸附制冷机理、循环、传热传质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系列示范,有些成果已经实施了产业化。他们的研究工作推动了国际制冷节能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发展。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德国HelioTech公司系统获得2009全球能源奖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能效标示分级标准工作启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