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及城市化趋势探讨(讲话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对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及产品下乡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这次会议对于促进太阳能家电下乡工作,推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坚持节能节水节地。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
今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可见,中央领导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是高度重视,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发展。而家电下乡则是扩大内需,支农惠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之一。
借“太阳能热水器下乡高峰论坛”之际,我想与在座的各位领导、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现状及政策机遇。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国家能源局史立山副司长曾经在去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个看法是,太阳能热利用是我国最具发展条件的可再生资源技术;第二,推动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是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措施,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很广阔,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低温热水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工业高温热水的需要,特别是是在建筑取暖方面有很好的前景。第三,加快太阳能热水器的更快发展仍然需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我相信包括在座的诸位对史(立山)司长的三点看法都会深有同感。
产业现状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于提供生活洗浴热水,为提高中小城市及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到2008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运行保有量约1.35亿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平方米,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根据行业估算,我国约有上千家太阳热水器生产和组装企业。
据《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纲要》数据显示:2007年市场销售额约320亿元人民币。产值1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有2家,5~10亿元2家,1~5亿元20家。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基本实现了商业化,形成原材料加工、产品开发制造、工程设计和营销服务的产业体系,同时带动了玻璃、金属、保温材料和真空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兴产业,尤其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真空管热管技术,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真空管热水器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年产量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世界真空管热水器市场的90%以上。同时真空管热水器以其优良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出口亚洲、欧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
根据发改委去年3月所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太阳能热利用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折标煤2700万吨/年
政策机遇
众所周知,《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等政策法规,在推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商业化,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提供了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发展的发展动力和政策保障。
尤其是在今年7月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两个政策文件。第一个文件,则是在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太阳能热水器鼓励政策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推动太阳能热水器由农村及城郊外围市场走进城市市场由地方政策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第二个文件,则是为了在农村地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推动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国家有关太阳能产业的政策,必将推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的进程。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