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大楼,经过两年建设于11月14日在兰州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当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签约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国际太阳能中心,2007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6520万元,总占地面积23333平方米。整栋中心大楼由国际会议中心、行政办公、实验研发、培训接待四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13976平方米。装备了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等相关技术装备,配备了一系列太阳能研发领域的仪器设备,建有太阳能光热利用、光伏发电、建筑设计、水处理、风能应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产品性能质量检测等十多个专业研究实验室。大楼的建造也综合集成了7项太阳能示范新技术,无论是照明、取暖,还是热水供应等相关系统都直接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技术,节能效率在80%以上。
2005年12月1日,经中国政府代表和联合国工发组织代表在维也纳签字批准,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与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截至今年,该所已经为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千名政府官员和太阳能技术人员,并为这些国家发展太阳能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坎德赫·云盖拉博士在大楼落成仪式上表示,工发组织非常支持中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作出的努力,我们特别希望,和中国政府一起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让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的目标就是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让这里具有的中国已经开发的适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和技术。
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在致辞中说,甘肃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太阳能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希望甘肃自然能源所、国际太阳能中心为甘肃建设能源大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研发支撑、人才队伍支撑和信息咨询支撑,发挥好国际中心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太阳能技术开发。
甘肃第一位联合国组织官员、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喜文华还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北京、常州、内蒙古等地的太阳能企业签订了一系列建立研发基地与实验室的合作协议书,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太阳能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我国与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