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玻璃好,还是太阳能好

    访问: 光热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12-21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叶祖达认为,首先要跳出单体建筑的空间,从整个城市、整个地区来看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已经提升到国家的层次,在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以及我国在签订了京都议定书以后,都将有减排的具体计划。如何将这些计划和承诺转化为很具体的控制操作层面,就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落实到目前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主体本身的责任在哪里,告诉他们利益在哪里、义务在哪里。但这套成本、利益和责任还没有很完整的研究和分析。其次是缺乏共同的指标。风能太阳能发电都有国际公认的的指标,建立发电厂,如何监控、排放多少都有比较客观的方面,这样在联合国的国际经济体系里面,就可以买卖碳排放量。但建筑上还没有,所以影响了我们发展的潜力,应该在节能建筑方面也引入包括新的方法、工具和指标,达到可以买卖排放量的水准。

      这以后,我们才把这些指标系统落实到我们整个小区规划。最后,低碳建筑的概念还应该融进整个城市规划体系,目前国内城市的总体规划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但是建筑的节能减排却没有涵盖其中。

      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喜文华也认为说:“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评估体系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一方面,建筑评估体系对市场上建筑的评价结果可以成为建筑市场中业主选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便于向全社会普及绿色建筑概念,使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设计单位从经济、资源、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没有提及体系问题,但他也表示中国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标准。据记者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初步提出了“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即从关注单体建筑节能向关注整个城市建筑节能转变,从关注建设施工阶段节能向两端延伸,即涵盖土地获取、规划布局阶段的节能到建筑报废阶段的节能。

      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0%。所以,加快节能建筑的体系标准建设任重道远。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武汉发明太阳能热存储新材料
    下一篇:拓普恒温阀闪耀太阳能智能化茶座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