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隐患频现 太阳能产业依然裸奔

    访问: 光热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12-26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2009年对于太阳能产业可谓是好事多磨,在经过了一波三折后,一度面临“流产”的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最终拨云见日,引得行业一片沸腾。不久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即将召开,作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太阳能产业更是聚焦了众多人的目光。但在这万众聚焦的背后却是国家标准的缺失,“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一片空白,行业中近8成的企业在制造环节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如此发展下去无异于在“裸奔”,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个太阳能行业有6000余家企业,还不包括一些没有注册登记的手工作坊。可以说整个行业品牌众多,热闹非凡,除清华阳光、皇明等专业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外,以万家乐、华帝为代表的家电军团,也开始加大力度,抢占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是什么原因导致众多企业涌入太阳能领域?太阳雨集团董事长徐新建曾一语道破:“毫不夸张地说,太阳能光热是这个经济寒冬中惟一保持增长的行业。”事实如此,2008年我国太阳能光热企业整体实现了30%以上的销售增长。相比于其它家电产品不足10%的平均利润,利润率可达50%的太阳能热水器成为了家电业最后一块“利润蛋糕”。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不可比拟的节能和环保优势,更符合未来使用趋势,加上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因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状混乱 隐患频现

      尽管太阳能热水器发展态势良好,但门槛过低却造成了很多隐患。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太阳能热水器几个人能造,几百人也能做,一些手工作坊就是家庭式的,机器质量与售后服务根本无从谈起。很多中小企业用粗制滥造的产品、残缺不全的服务欺骗消费者,“坑人”现象屡禁不止。

      市场反馈的信息和质检部门抽查检测的结果都显示,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隐患令人担忧。据湖南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与燃气燃具及能源产品质监站专项抽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合格率最低,仅为16.7%。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消费者协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消费者希望用上质量可靠、冬天照样能出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有51%的消费者反映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天出现“冬眠”症状;63%的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整体评价为“一般”;15%的消费者对该行业评价“较低”,其中反映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质量较差、售后服务跟不上或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消费者分别占49%、41%和28%。

      与此同时,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西、湖南、安徽、甘肃等14省市消费者协会更是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慎购太阳能热水器。

      对此,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认为,目前行业内“隐患”太阳能占据了市场的70%,行业内人士对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前景十分堪忧。

      太阳能行业的混乱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监管的混乱。一位业内知名企业家抱怨道:“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领导’太多,建设部、科技部、发改委、太阳能协会、太阳能热利用协会、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等部门,每个部门都出台了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法规,都想拥有管理权,但却都没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一些机构以制定标准为由,给想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设置门槛,更有甚者利用展会、论坛等变相收费。然而,目前却没有一个行业权威部门来统计太阳能光热领域的销售规模、企业数量、产业方向等第一手的精准信息,在隶属关系上也并不明晰。

      诚然,任何一个前景被普遍看好的产业,在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要经历一段混战状态。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军阀混战”阶段已经到来,行业无序竞争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太阳能国家标准亟待出台

      现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处于世界级领先技术和粗糙的组装技术并存,高品质产品和低档伪劣产品并存时期。

      据了解,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在近6000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中,真正有自主研发和大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多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杂牌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连基本的售后服务都无法保证。因此,尽快出台太阳能热水器的行业生产标准成为业内企业的一致呼声。

      此前,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曾炮轰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标准缺乏,下乡后将贻害消费者和全行业。为此,黄鸣也上书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议“太阳能热水下器下乡”暂缓,但并未获得认可。

      由于准入门槛低,产业基础薄弱,全国6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在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没有奖罚,没有退出机制的竞技场上,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黄鸣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厂家不顾长远、不顾信誉、不顾品牌、不顾行业,选用价廉质低的原料,采取作坊式的工艺,粗制滥造,组装贴牌,以次充好,消费者的保障无从谈起。”

      面对企业呼声和行业龙头的质疑,不禁要拷问现行的国家标准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记者了解到,国家已出台的相关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并未强制要求所有上市销售的太阳能热水器单独检测后才能上市,只要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自主承诺保障产品质量就可以进行销售。

      另一方面,还存在基础零部件及安装标准的缺失问题。如国家标准对室外管路和管路配件都没有做出相关规定,易导致保温层脱落,冬季管路被冻坏,配件出现腐蚀、生锈,从而影响使用等情况。

      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许可证制度”仍是一片空白,目前的国家标准仅是一个推荐性标准,不仅不具有强制性,而且标准低、不完善。

      不过早前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贾铁鹰向媒体透露:“太阳能热水器的能效标准计划于2010年6月制定完成,2011年全面执行。”这一标准将作为国家级的强制性标准在行业实施,届时将对市场销售和企业竞争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87家太阳能企业的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贾铁鹰表示,这项标准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经发布实施,凡是进入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企业都要执行这个标准,因此标准的制定应科学合理,广泛听取多方的意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爱仙也指出,能效标准是我国节能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最低等级以下即能效比较低的产品约15%~20%面临被淘汰,有助于达到规范和净化市场的作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提出,这项标准必须是经过试验和研究后制定出的标准,能效限定值的确立也要在先进企业产品和落后企业产品之间取一个均值。

      不过,对于这项标准,很多行业人士却不像专家那么乐观,认为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具体到何时完成还是一个未知数。不成熟的发展基础,不完善的基础条件,使得推动产品能效标准困难重重。即使未来按时制定出行业标准,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是否按时实施又不得而知,最终 “难产”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2009澳柯玛太阳能 创新才会赢
    下一篇:2010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日月坛启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