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游泳馆——南昌大学游泳馆近日度过了竣工一周年的“生日”。一年间,其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据记者了解,南昌大学游泳馆的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由20000多根太阳能真空管组成,宛如巨大无比的蓝色天窗,平铺在屋顶上非常壮观。为保证场馆泳池、跳水池和馆内淋浴的正常热水供应,游泳馆在技术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化设计,通过网络对每组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情况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高端数字智能化。南昌大学基建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远程控制系统不但能准确而迅速地反映各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及参数,还能及时反映设备的不正常状态及事故情况,并自动实行安全控制,保障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绝对安全,使水温保持在舒适的26摄氏度。
斯蒂特新能源公司承建了该项工程,该公司总经理邱培忠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有关低碳政策以及未来游泳馆太阳能化的发展趋势,斯蒂特实施了低碳能源替代战略。所谓低碳能源替代战略,即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全国及部分国外市场建设100个太阳能游泳馆为主的大型太阳能热水工程,通过太阳能、地热等低碳新能源替代煤电等传统能源。
事实上,太阳能游泳馆这一新领域在推广使用时遭遇到了不小的尴尬。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武汉)中心总工程师张晓黎表示,新领域在推广过程中主要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应用范围小,二是没有国家标准。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谈到太阳能建筑的推广应用时表示,这一领域尚处起步阶段,希望政府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他认为,就补贴方式而言,可针对拆卸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补贴方案。它和合同能源管理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应该得到推广。
据了解,目前,江苏、浙江、山东部分省份都给予太阳能建筑充分的支持。在太阳能热利用创新领域的发展亟待政策“滋补”的当下,这无疑是个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