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动中国
在形如雄鹰展翅的场馆外墙上,一面“飞流直下”的瀑布媒体墙,令驻足留影者络绎不绝。
场馆顶部,生态环保的屋顶花园,渲染着山清水秀。
馆内,多个超大屏幕播放的电影里刮风下雨,场馆内也会同步“风雨交加”,在四维效果的烘托下,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冲击几乎无以复加。而所有炫丽的场面,最终讲述的是美国人关于创新和低碳生活的发展故事,演绎着它“拥抱挑战”的主题。
“没错,这就是美国馆。欢迎大家的到来!”
面对几位参观者发出“美国影视技术就是牛”的感叹时,美国馆的一位“学生大使”热情地用中文对大家介绍说:“它是由一支500多人的团队完成的,后台有戴尔、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很多高科技公司的支持。”
他语气中充满自豪。
这时,他身边的一位中国参观者凑上身去问:“你知道这个场馆所有的热水来自哪里吗?”
“学生大使”迟疑了一下。
这位中年参观者说着指了指楼顶:“是的,四季沐歌太阳能,China!”
“四季沐歌太阳能,中国!”“学生大使”重复了一遍,不过,他成功地模仿了这位参观者的上海话腔调。周边观众哄堂而笑。
中年参观者友好一笑,即将转身离去,“大使”向他回敬了一个大拇指。
这位参观者,就是四季沐歌太阳能的经销商谢瑞清。世博会开幕之后,每次带亲朋或客户来到美国馆参观,他都会借机提示人们,是自己包揽了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主题馆——美国国家馆太阳能热水及供暖工程。
或许,他只是要表达内心的骄傲。中国首次举办,长达184天的展期,24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参展,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这些信息不断提示着他,世博期间不知道会有着多少个机会。但是,由于自己的产品必须与建筑一体化,从外观无法看到产品,所以他只得承受无法全面展示的寂寞。
在老谢讲述自己是如何借助世博会做“推销”的时候,其他人同样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就在上述花絮发生之后的不几天,5月18、19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抵达上海,这位华裔部长率领由24家美国清洁能源企业代表组成的经贸访问团,参观世博园,随即还访问了北京,肩负着向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能源的重任。
老谢开玩笑地问记者:如果美国商务部长知道美国馆选用的是中国品牌的太阳能产品,他会不会很尴尬?
虽然只是玩笑,他却说出了一个事实:资源瓶颈让人类将目光转向了绿色能源,这个产业正快速放大,逐渐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
就在上海世博会上,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在世博会的历史中,这一届也是首次让太阳能行业变得如此触手可及。
世博冲刺
“从参与竞标那一天开始,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即便美国馆选择了我们,我们依然很难借助美国馆做推广,毕竟,作为国家主题馆,就是展示本国经济实力和文化形象的舞台,首要任务当然是要展现本国的高科技。”谢瑞清说。
但是,最终老谢还是找到了品牌展示的突破口。四季沐歌同时中标了中国信息通信馆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而且,为了支持国内品牌的推广,信息馆特意开通了一条通往屋顶的观光通道,四季沐歌平板太阳能终于得以全面展示。这两站,是谢瑞清接待各地朋友、用户来参观世博会的必到之处。
事实上,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这个全球性大舞台上,表现出了营销冲动的,不只是领头的四季沐歌,还有多个行业佼佼者在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展示着他们的身影。
比如,皇明联手复星集团、阿里巴巴等国内16家民营企业,共同打造了世博会的“中国民营企业馆”,为民企馆提供太阳能光电景观产品,并在山东馆、伦敦的零碳馆参展。
同时,华扬太阳能也成为中国民企馆的产品赞助商,为了实现借台展示的愿望,在民企馆内不惜与皇明正面交锋。而各行业的企业共同展示,这种扎堆营销的阵容在以往并不常见。
而太阳雨则挤进了“生命阳光馆”合作伙伴的阵容;
……
“我们不太愿意选择官方合作伙伴和赞助商的合作方式。我们最终选择的是既证明实力,又能差异化区隔,那就是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骏坦率地说。
“一路走来,遭遇对手无数,美国A.O。史密斯等电热水器企业曾表示免费提供热水系统的愿望,但美国馆没有接受,因为他们要显示环保理念,绿色环保是首选;还有一大把的国内国际知名太阳能品牌愿意免费赠送产品,美国馆为了慎重,最终还是采用了委托第三方公开招标的形式。”
“从企业资质调查到产品技术对比,从方案设计到综合服务能力的对比,甚至还要上升到文化理念的高度,前后经过好几轮筛选。”在美国馆上施展手脚,给老谢带来津津乐道的回忆。
“四季沐歌获得明显加分的,是它最新发明的全自动技术,能够实现一键式操作、微电脑智能控制、全自动运行。这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恰好符合美国国家馆的地位。”老谢说。“如果做得不好,败坏的不是我一家的声誉,而是一个国家的声誉。”
我们能感受到,在太阳能光热这个朝阳产业中,尽管参与世博会的企业身形大小有别,还都是初次闯进这样顶级的狂欢节;尽管在这个展示国家综合国力的舞台上,整个行业还属于配角地位,借台唱戏的推广手法还不够娴熟;尽管其中不乏同质化的手法,并上演过一场场“名利场肉搏战”,其中还不乏有很多工程都是贴钱在做。但是,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急切无法阻挡,而且他们参与的方式已经超越了以往满足于获得几个普通的展位。
因为他们清楚:品牌声誉和品牌理念的深层次展现却是无价的——这就是推崇绿色的太阳能行业。
对年轻的太阳能行业来说,太需要这种从草根到主流的跨越式转换了。
从草根到前台:榜样的力量
行业的草根印象
纵观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历史,它最早开始于城市,但由于城市建筑物的设计缺陷、产品质量、产品设计等限制,太阳能热水器在城市一直没有大规模铺开,之后就逐渐转移到农村市场。所以这个产业一直被称为“草根行业”。
“太阳能根本无所谓下乡,因为它一直在乡下。”一年半之前,国家就太阳能热水器是否加入“家电下乡”名单而发起讨论时,行业内不少企业曾如此自嘲。
杂牌军也被行业称为“山寨”大军,此类企业比例极高:材料东拼西凑,几个安装工人或几个销售人员就能拉起公司,消费者稍不留神就栽进了陷阱。
多年来这个行业在营销方面向来极具“想象力”,各种营销方式曾经轮番上演。从单纯的产品、价格竞争,发展到卖“认证”,又从多元化的“形象”营销,最后又发展到立体化的卖“品牌”,由此衍生出卖“专家”、卖“售后服务”、卖“专业”、卖“概念”、卖“环保、健康”……
其他行业可能耗时一二十年摸索和坚持的营销套路,会被这个行业众多的模仿型企业快速演绎为过眼云烟。“市场杂乱无章”、“竞争缺乏章法”等等评价,一直充斥行业。
“山寨”、“跟风”曾经被外界认为是行业式的竞争本性。至今,质量不过关、集热能力差、水箱生锈、管道不保温、有人卖没人修……种种现象,都是“山寨”留下的致命弱点。
大量杂牌军的存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羁绊。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信任度的下降,还曾经直接影响了正规军的发展步伐。
自2009年开始,伴随着正规军的快速壮大,才改善了这一局面。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