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改革创新的职工持股重新遭到清算。
本报记者10月中旬从山东省有关部门获悉,山东省国资委要求7大省管煤炭企业在10月底前将本公司职工股退出煤炭主业。
据了解,此举是为组建山东“大煤炭”扫除障碍。按照山东省国资委规划,山东将以7大煤炭企业为主体,在2010年组建一个产能超过1亿吨的大煤炭集团。
新汶矿业集团产权处彭处长告诉记者:“上个月职工在主业的持股已经退完。”山东省国资委办公室马庆军科长说,职工持股不仅在煤炭行业,其它行业也有,像钢铁、汽车等,国资委对此有明确要求,山东也下发了文件。
2000年,煤炭行业低迷,举步维艰。为解决资金链短缺,山东省煤炭企业开始以职工集资入股的方式筹措资金,在当时曾作为大胆改革的方向予以推广。
像枣矿集团建设年产500万吨的新安煤矿就采用集团与职工入股共同投资的方式,一次募集职工股6000万元,2002年更将职工持股会在该矿的持股比例扩大到47.2%。当时被称之为煤炭企业的“新安模式”。
肥城矿业集团在建设年产400万吨的梁宝寺煤矿时,采用当地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矿区职工成立持股会募集资金、引进外资和集团公司投资的方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这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新汶矿业的职工持股会。新汶矿业始建于1956年,属煤炭部直属企业,但到2000年时煤炭销售近1000万吨,亏损近1亿元。借助政策优势,新汶迅速成立职工持股会,以职工入股资金开始建设巨野煤田龙固矿。
也就在这段时间,二级资本市场一些上市公司流通股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了被称作“光明持股者协会”和“光明内部职工持股者协会”的机构。据山东省新泰市民政局公告,这两个动用资金可达上亿元的协会主管单位均为新汶矿业集团及所属煤矿。记者此前曾采访新汶矿业得知,职工入股分红有的年份高达40%。
而在一些小煤矿、地方煤矿及省管矿业集团的辅业中,职工股更是遍地开花。
2005年以后,职工持股弊端开始显现,2006年山东省提出规范职工持股问题,第二年曾下发调查表调查企业职工股现状。调查发现,煤炭企业职工入股占80%比例。
2008年8月,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在省管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列出职工持股三大危害:一是入股的形式极不规范,或未经评估或由母公司担保借款经营造成混乱;二是持股企业经营只能盈不能亏,变相损害国有资产权益,侵占国有资产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企业负责人与职工在持股数量、分红数额上差别巨大,职工对此较为强烈,成为企业稳定的重大隐患。
2008年9月,国资委发文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山东省国资委转发这一文件时规定,职工股退出主业的最后期限为2009年10月。
大煤炭集团等待破冰
对于呼声已久的大煤炭集团,马庆军告诉记者,国资委虽然有相应规划,但何时成立最终决定权在省委、省政府。
据了解,组建煤炭大集团将以省属七大煤炭企业为主体,借鉴山钢集团、山东重机集团组建的路径,即采取先组建再整合的方式。此前外界盛传或将以兖州煤业(600188,股吧)为平台整合其它7家煤业集团。
根据山东省国资委提交的论证方案,大煤炭集团组建后通过产权关系的整合,逐步建立统一的销售、采购及资金运作平台,用一个声音说话,实现省内煤炭储备的统一规划和开采,同时将重点放在省外尤其是国外资源的整合开拓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按照目前的数据,组建后的山东大煤炭集团产量将超过1亿吨,成为位于神华、中煤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煤炭企业,同时以1200亿-1300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二。
2008年山东省国资委出台《山东省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三年规划》,这一规划目标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完成省管企业重组”。而在山东省国资委提出的重组名单中,山钢集团、山东重机集团已分别于2008年3月、2009年6月组建完毕,只留下煤炭集团待字闺中。
普遍分析认为,近几年煤炭行业火爆反而为山东煤炭集团的整合平添了变数,煤炭价格节节攀升使各大矿业集团盈利能力大增,外界看上去花团锦簇,许多问题被掩盖下来,而各集团这几年也相继进入发力扩张的时期,贸然整合会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整合目标虽已明确,但在时机的把握上省委、省政府颇有些举棋不定。
各大集团掌门人年龄问题也对重组构成潜在障碍。山钢重组时,人事变动成为整合第一步。2008年山东钢铁成立前4个月,济钢与莱钢同时换帅,王军和宋兰祥分别接替原董事长李长顺和姜开文成为济钢和莱钢的新任掌门人,但在2007年时,李长顺和姜开文已属“超期服役”,而山东省7大省管煤企,除淄博矿业董事长马厚亮今年只有52岁外,其余6位董事长年龄均在57-60岁之间。
但形势逼人。一方面是外部压力加大,自去年以来,北方许多省份相继对对煤炭行业进行大规模整合,像山西、河南等省已将重组进行到更实质性的阶段,而山东自2004年起就规划重组但至今依然“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另一方面,煤炭行业的深层问题也急需依靠重组后的企业集团运作破解,像目前煤炭行业纷纷抢滩的煤化工行业,由于规模和资金限制,各自为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山东省著名煤炭专家牛克洪认为,如果形成大集团作战,形势柳暗花明亦未可知。或继续向上延伸进入精细化工行业,获取高附加值产品,或进入更广阔的民用大市场像天然气、煤制油等,另一方面向下游延伸与钢铁、发电企业相互参股结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借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资源低潮期等时机在东南亚一带布局,山东煤炭行业或可获得超常发展。
山东2008年煤炭产量为1.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左右,排名第五位。其中省国资委直管7大企业兖矿、枣矿、新汶、淄矿、肥城矿业、临沂和龙口矿业总产量超过全省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