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煤炭价格连涨创下年内新高 发改委称不干预

    访问: 煤市分析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10-27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近4个月)

      经济复苏、冬季储煤、山西煤矿整合……众多因素一起终于将国内煤炭的风向标——秦皇岛煤炭库存推到了年内的谷底,并将价格推上了年内新高,由于煤电谈判迄今僵持,人们再度担忧电厂会面临断供,期望政府介入煤电双方进行协调的心思又起。不过,国家发改委方面明确表示,政府不会干预煤价。

      >>事件

      煤价连续上涨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岛的煤炭库存和价格向来被认为是整个煤炭市场的运转信号。

      昨天,作为本周第一天,我国主要的煤炭港口——秦皇岛港口的煤价继续上涨,除了5000大卡发热量的煤炭成交价没有变化外,其他品种均有上涨,其中5800大卡的最高成交价在之前已创今年的纪录后继续冲高,上涨20元,涨至每吨680元。

      上周结束时,秦皇岛的煤价5周连续上涨创出年内最高水平。上周内,除了4500大卡发热量煤炭价格保持稳定外,5000-5800大卡的煤炭价格均小幅上涨。

      尤其上周,秦皇岛现货库存已经降到5月初以来的最低,秦皇岛港的正常库存是550万吨,警戒线是500万吨。从今年7月开始,库存数字持续下降。尽管从10月19日开始,库存量一直处于趋升状态,最高达485.7万吨,但仍低于500万吨警戒线。

      >>释疑

      政府不会干预市场价

      随着电煤价持续上涨,人们开始担忧电厂的煤炭供应。

      今年以来,因价格分歧,煤电谈判僵持迄今,尽管下属企业有与煤炭企业签约,中介商也有牵线搭桥,但是五大发电集团集团层面大多未与煤炭企业签订重点电煤供应合同。

      若电煤价持续高涨,因价格分歧,电力企业可能面临断供,国家会否对电煤价格进行协调呢?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告诉记者,电煤价已完全市场化,政府不会干预。

      此举意味着,传言政府介入煤电谈判协调电煤价一事终成传言,政府铁定心思不会再管电煤价格问题。李朴民是在2009年中国民营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高峰论坛间隙发表这一言论的。

      据悉,一年一度的衔接会,是全国电企巨头与煤企谈判煤价、协商数量的日子,不过,2009年度的谈判迄今,因煤电双方价格分歧过大,一直没有明确进展,企业期望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介入协调,市场也传言政府介入,协调双方接受电煤价上涨4%的条件,但最终没有结果。

      >>影响

      电厂电煤库存暂无忧患

      电煤库存出现紧张信号,引发业界紧张。不过,目前,电厂煤炭库存并未出现问题。昨天,国家电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昨天早上国家电网召开的生产会上,电煤库存并没有发出预警,一般在电厂电煤库存低于10天时,预警就会发出。

      他认为,秦皇岛库存低于警戒线,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是港口库存向电厂库存转移。十一过后,是传统的电厂储煤高峰期,电厂往往在9-10月为冬季用煤做储存,去年10-11月,电厂的电煤储存曾达到20-30天的储量。

      不过,尽管目前电煤库存没有问题,但部分区域电网电煤库存正在下降,其中,华中电网方面表示,自8月17日后,电煤库存逐日下降,到目前已减少200万吨,且每日电 煤库存仍在持续下降。

      截至10月18日,华中电网全网电煤库存1320万吨左右,各省市以及各主力电厂存煤基本满足发电需要。但是电煤价格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供应。

      >>走向

      煤炭价格仍然看涨

      对于未来电煤价格走势,业界纷纷看涨。昨天,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煤价仍将上涨。

      之所以业界纷纷看涨,大多分析师表示,是因随着我国经济好转,用电需求回暖,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煤炭“冬储”来临,以及山西这一产煤大省整合导致的产量受影响,都成为煤价进一步上涨的推手。

      在此状况下,2010年的煤电产运需衔接会价格谈判难度更大,这一衔接会按照惯例将在12月开始启动。我国煤价格完全市场化,但电力价格由政府调控,是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难以谈拢价格的根本原因。


    标签:煤炭行情,煤炭价格,煤炭财经

    上一篇:李晶:沪综指年内有望突破3500点
    下一篇:福山能源拟购内蒙焦煤矿 代价不逾10亿元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