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当前位置:

    环保信息网 > 新型能源 > 二次能源 > 氢能 > 正文

    我们的座驾真的需要新能源么

    访问: 氢能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10-01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最近,我和一位正在为我国地质油气勘探事业奉献青春的朋友聊天。在说到中国的燃油价格上涨时,他颇有责任感地说:未来20年,他们这一代做油气勘探的研究人员将大有可为。我惊讶地问道:难道中国还有很多油气田没有勘探出来么?——按照我从小受的教育,似乎中国能勘探的原油天然气已经基本勘探殆尽,那些少数没勘探的恐怕对不断增长的油气消耗只是杯水车薪。但我的这位朋友非常乐观地告诉我:目前我国原油开采率不足30%,也就是说还有70%的油藏在地下,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开采深度增加了,油气储量也就增加了,再加上对以往粗采油气田的二次、三次开采,可用的原油还是很多,只不过开采成本增加了而已,但保持增产的势头还不是问题,还能增产多少年仅仅在于我们投入的资金有多少以及油价还能涨多少。

      既然我们有油可烧,那我们的座驾真的还需要新能源么?其实2008年已经闭幕的历次车展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并不真的需要新能源汽车,不然何以那些已经展出多年的新能源汽车依然还只能在展台上玩概念。由此,我们得出的悲观结论是:未来10~20年,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座驾恐怕还得从化石能源——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中获得能量。当然,不排除也有一些粮食富裕的国家还会继续开展生物质能的生产,但面对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恐怕这些乙醇、生物柴油生产商也得保持一定的低调,毕竟,肚子优先。

      归根到底,目前汽车市场主流的能源利用形式以及各大汽车企业毫不动摇的支持内燃机产品的策略都表明:我们这个星球的原油储量至少支撑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座驾对新能源的需求并不迫切。各国政府对环境的忧虑,会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带来生存空间。但新能源汽车真的能解决环境问题么?氢动力的产品即使现在就量产,恐怕它也依然是奢侈品,数量的劣势使得他们对环保的贡献甚微。即使是我们认为量产已经非常现实的各类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偏高的售价也使得它对环境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我想,至少中国的汽车市场会证明:让主流汽车消费者主动为一辆仅具备环保优势的奢侈品环保买单并不现实。相反,我们每个人控制自己独自驾车享乐的消费欲望,这才是环境得到改善的关键。

      既然我们难以控制欲望,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就很可能依然要继续忍受“烟熏火燎”的城市交通。这样一个悲观的结论在4月的2008北京国际车展上依然会有效,我们丝毫不怀疑会有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厂商在这届车展上推出混合动力车型或者其他节能减排车型,但考虑到这些新车型偏高的售价、偏低的油耗贡献和有限的环保贡献,即使有更多的厂商以作秀为目的推出“可”量产混合动力产品,如果没有量产和热销为前提,那么都依然难以改变未来10年汽油发动机产品占主流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

      看来,我们并不真的需要新能源车,我们也并不真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但我们至少能做的是:鼓励更多老爷车尽早退役,并促使更多新上市车型装备节能低排放的内燃机和高效尾气循环处理系统,这才是保持碧水蓝天的正途。至于历届两会上提到的“小排量、新能源和零部件循环利用”,思路没错,但小排量再小——禁不起数量多,新能源再新——禁不起制造能源时污染多,零部件循环率再高——禁不起假冒的多……这些中国特色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的汽车生活恐怕暂时还和谐不起来。


    标签:氢能 新能源 二次能源

    上一篇:氢能源汽车应迎难而上
    下一篇:首架氢燃料电池飞机试飞成功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