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能源林业,为生物柴油产业化提供经济、稳定的原料来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需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纵观人类文明史、发展史,森林曾经是方便、直接的能源和资源提供者,支撑了前工业化时代的冶炼业、盐业、陶瓷业、建筑业等。在我国,从战国、汉代至宋、明,随着钢铁冶炼业的发展,产地周边森林资源大量消耗,人口密集区到宋以后已无法大量使用木炭炼铁。史书记载宋代已用煤作冶铁燃料,到明代,主要是福建、广东用木炭炼铁,两地在当时都是森林面积大、水热条件充沛而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同样,以盐业著称的自贡、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工业兴盛的代价无一不是童山濯濯。
后现代社会对能源林业的需求,既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导致的价格高涨和资源紧缺使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要求。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森林的碳汇功能,认识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能源林业的潜力和优势,竞相培育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发展生物柴油等替代能源,走能源多元化之路。
目前,四川长江造林局与四川大学等,在四川邛崃以林木生物质小桐子为原料加工生物柴油。陕西德融科技以黄连木为原料的加工项目,已列入国家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我国长期徘徊在初级研究阶段、未能真正实现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建设固定的能源林原料基地,为高效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提供经济和来源稳定的原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国家林业局对发展能源林业高度重视,与中国石油、中粮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与中国石油合作,在七个省区首期实施100万亩"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良好。
我国有宜林荒山荒地5400多万公顷,有近1亿公顷盐碱地、沙地、矿山、油田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果实产量在500万吨以上。"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能源林建设,重点培育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规模83.91万公顷,形成年产生物柴油125万多吨的原料供应能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具有巨大潜力和资源优势的能源林业,即将迎来山花烂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