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是500千伏华峰宁输变电工程巴林变电站与赤峰北部电网成功对接满一个月的日子。这一天记者来到巴林变电站看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三个旗县串联在一起的220千伏输变电线路被拦腰截断,分成两个接口分别接入巴林变电站,形成了一个“π”字型的联接。巴林站的成功对接,标志着赤峰电网的全面升级,一条通往辽沈地区的“电力高速公路”正式启动。
赤峰是辽宁省的重要能源基地。每年产煤2900万吨,有1000万吨销往辽宁;每年发电197亿千瓦时,有120亿千瓦时送往辽宁。在与辽宁能源产业合作中,赤峰坚持输煤与输电并举,优先发展输电,依托超高压输电技术,变“大通道输煤”为“大电网输电”。
2008年8月,500千伏华峰宁输变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过1年多的建设,赤峰境内的线路已投入使用。这个总投资35.9亿元的工程,起于锡林郭勒盟白音华金山发电厂,终到辽宁省营口市,线路途经锡盟的白音华和赤峰市的6个旗县区,线路全长1366公里。其中在赤峰境内线路近700公里,投资22亿元。青山变电站和巴林变电站成为赤峰本地电网与这条超高压线路的重要接口。
华峰宁超高压线路的运营,使一度制约赤峰经济发展的电力瓶颈“血脉畅通”。巴林变电站副主任张国彦介绍:原来将北部旗县串联在一起的220千伏线路,每个节点出现问题,下游旗县都会断电。巴林变电站运营后,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都大大增强。过去,每到春汇、夏浇时节,巴林左旗红岭矿业公司变电所所长王荣最担心的事,就是接到旗电力调度中心的限制负荷的电话。老王算了一笔账:每次限制负荷,采矿和选矿机械都得停止运行,每天的经济损失就是50万元,一年限电30天就是1500万元。如今,限制负荷的电话少了,电网的电压也足了,老王再也不用频繁调整变压器的调压阀了。
到2009年底,赤峰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然而脆弱的电网却让众多风电企业陷入了“车多路少”的困境。华峰宁电力大通道与赤峰北部电网对接后,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显著提高,全市风电企业的发电能力已由对接前的60多万千瓦提高到了80多万千瓦,达里、赛汗坝等风电场基本实现了无限制外送。目前,依托华峰宁输变电工程的杨树沟门500千伏风电外送升压站项目已经开展前期工作。这个项目建成后,全市风电的输送能力将达到300万千瓦,制约风电上网的瓶颈将全部打开。华峰宁线路辽宁境内工程全部建成后,赤峰电力外送能力将增加一倍,全市的火电、风电、水电等能源将会畅通无阻地输入辽沈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