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完成了黑龙江省首个大型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站可行性研究工作。该项目是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建设规模10兆瓦,每年可发电1258万度,预计2010年底投产发电。
该工程项目采用大功率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采取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容量为175瓦,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形成多个太阳电池阵列,在分电站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升压,最终电场以一回66千伏线路接入系统变电所。该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穆棱市马桥河镇,地理高程475米,地块为荒地,坡度15度,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该地区的年总辐射量为480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属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为可利用区。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较丰富,历史上形成了以燃煤机组为主的电力生产格局,能源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大新能源建设,不仅是电源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火电相比,可节约大量的煤炭或油气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早开发早受益。本工程装机10兆瓦,项目寿命期25年,年均上网电量1258万度。按照火电煤耗平均334克/千瓦时标煤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201吨,减少粉尘排放量约1200吨、二氧化碳约1.13万吨、二氧化硫约213吨、二氧化氮约61吨、灰渣约1189吨,节水约325吨,社会效益显著。作为黑龙江省第一个大型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示范意义,将为黑龙江省开展大规模太阳能综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提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