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四川光伏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以乐山、双流等地为主的多晶硅产业已使四川成为全国多晶硅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但在四川光伏产业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光伏产品与光伏发电技术受到限制等诸多问题,而由于地形等原因四川盆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此,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1月21日在一项提案中认为我们需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四川光伏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光伏产业的重新架构促进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成生态四川。
对四川光伏产业进行整体规划
要根据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四川省情,从宏观的能源战略角度,围绕新能源的装备制造、材料生产、应用、储能与上网等全产业链,对四川新能源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限制新能源产业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耗低、无污染、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非晶硅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
从近年太阳能的发展趋势分析,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弱光响应好、宜与建筑体融合、整个产业链条低能耗无污染、不使用稀有金属和发电成本低的突出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目前,我省在遂宁建设的第一条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即将正式量产,在建设全国最大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的同时,四川完全可以成为日照五类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典型。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拥有长期从事电子薄膜技术的研究、开发平台优势与技术积淀;在应用技术方面,拥有电子设计与系统集成力量强大的军地研究机构与企业。
合理规划,协调发展光伏产业相关技术
光伏产业包含四类产业技术群,即:装备技术、工艺技术、应用技术与储能技术。在装备技术方面,我省拥有良好的先进机械装备制造的产业优势,并有真空技术力量雄厚的蓝光机械厂为技术支撑;在工艺技术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目前光伏发电备份电源主要是铅酸电池,存在寿命短、充电时间长、废弃品污染严重等问题。超级电容电池兼有常规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充电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安全性高,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能量储存装置,在便携式仪器设备、数据记忆存储系统、电动汽车电源、应急后备电源的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是本世纪最有希望的一种新型绿色能源。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级电容电池。攀枝花是我国矾矿主要产区,利用我省特有的资源、产业和技术优势,全力加快高效无污染的钒电池研发,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提供配套的大容量储电设备,增强我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支持川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能力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需要通过制定规划,增加研究经费,促进具有原创性的新技术的诞生。建议在高校中培养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人才和工程师,包括太阳电池上下游技术的人才,形成太阳电池相关的理论、技术和工程人才培养链,为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