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风电与光伏制造业迎来挑战年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2-26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进入2010年,能源业界颇不平静。1月中旬,我国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政策,风电设备进入全面竞争时代;1月22日,德国宣布削减太阳能补贴,使传统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成为“价格高地”。中国广阔的市场由此更具吸引力,全球风电设备和光伏设备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愈加澎湃。

      光伏产业

      国际光伏制造业将向中国转移

      传统光伏市场削减补贴,而中国在2009年相继出台“金太阳”等补贴政策,使中国愈发成为世界光伏市场中的“价格洼地”。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光伏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已成大势所趋。

      中国成为“避风港”

      转移去年已经开始:德国光伏设备制造商萨罗瑟姆公司已在中国开设两个办事处;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于2009年10月启用位于西安的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总投资2.55亿美元;全球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也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计划未来10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海外光伏产业寻求向中国转移的初始动机。而中国极具吸引力的成本优势、良好的规模化生产基础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则是其布局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我国有120万平方千米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每平方千米可以安装1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1%的荒漠即可安装10亿千瓦。根据中投顾问公司发布的《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能增加到200万千瓦,是原规划的12.5倍。

      与此同时,中国低廉的人力资本、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都激发了海外光伏企业来华投资的热情。

      削减补贴将加快转移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德国等国大举削减光伏发电补贴,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外光伏企业继续坚守欧洲本土的想法,加速了光伏产业向中国转移。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也是过去数年来推动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其削减补贴之举,自然对太阳能光伏企业造成巨大影响。有关机构测算,德国光伏上网电价下调后,德国光伏市场平均内部回报率将由12%降低至7%,大大影响企业赢利水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崔容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的光伏产业一直在向中国转移,而随着德国削减补贴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增大,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现实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德国宣布削减补贴不久,德国太阳能企业奥德散公司即宣布,和中国安泰科技公司合作,在北京设厂生产太阳能电池和模块。西班牙能源龙头埃菲玛集团也表示,正式登陆中国光伏市场,并参与中国徐州20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此外,日本夏普公司也正在寻找合适地点建设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尚未完全启动,即便是德国、法国削减了太阳能补贴,中国市场容量短期内也无法与之抗衡。国内企业所生产的光伏产品,也基本以出口为主。因此,有专家分析,在当前阶段,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可能是为了降低光伏产品成本,之后再重新出口到欧美市场;从长期战略分析,则是为了在中国市场提前布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表示:“成本应该是外资光伏企业来华的一大考虑因素。此外,中国光伏市场还未正式启动,提前布局是为将来作准备。”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卡姆丹克太阳能决定第三季度增产至600兆瓦
    下一篇:南京开建首个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