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荒凉的戈壁滩上,将崛起一座以太阳为主要动力之源的低碳新城。在昨天开幕的2010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透露,今年5月,国内首座完全按照低碳标准设计的城市在著名的“火炉”——新疆吐鲁番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后,将可容纳6万人生活居住,成为吐鲁番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吐鲁番新城位于吐鲁番老城区以东3公里、紧邻葡萄沟和葡萄沟水库的戈壁荒滩上,新城区建设规划总面积8.8平方公里,建设工期为10年,将分三期建成。其中,2个月前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占地2.86平方公里,先期将建设7000套、建筑面积约70多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住宅。
低碳新城选址吐鲁番,主要是看中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因此,未来新城的生产和生活都将“围着太阳转”:城市里的所有建筑既是供人办公、居住的房子,又是一座座能源加工厂;房屋朝向和窗口位置全都依光照条件和风向而定,采光、通风尽可能地接近自然;沐浴在阳光中,每幢房子既能产热,又能发电,每家每户不仅用电、取热“不求人”,还能将富余的电卖给城市电网,获取一定收益;整座城市里,找不到一座加油站,所有公交车和出租车都将以“太阳电”作为动力之源。
根据规划,吐鲁番新城一期工程将铺设“太阳能屋顶”94069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13.4兆瓦,年发电量达158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197吨。
“太阳城”有条不紊运转的背后,是一个看不见的智能低压电网。作为一名调度高手,它完全有能力让外来电与太阳电“不分你我”、和谐共处。此外,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高效、节能的地源热泵空调将为盛夏的“火炉”降温。为方便居民出行,减少碳排放,新城将被划分为若干个150米×150米的交通网格,平均每150米就设有一个公交站点,居民最大步行距离不超过300米。
吐鲁番新城由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设计,整个设计历时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