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出现在高楼大厦上的光伏组件,除了直接依附在建筑物表面上以外,更多地开始直接作为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无论是柏林的中央火车站,还是鸟巢或水立方,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坐飞机盘旋在上海世博园区的上方,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多展出场馆都无比闪耀。英国零碳馆屋顶上的深色太阳能电池板本身就是屋顶建材,通过吸收太阳能所产生的能量不仅用于发电、供暖,还与风能和地源热能共同带动室内通风,调节屋内的温度和湿度;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的“水幕太阳能墙”外层同样覆盖太阳能电池板,能把照射到墙体外层的太阳光转换成电,维持“水幕太阳能墙”不断运作的同时,为建筑带来冬暖夏凉的感觉。
这一次,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下称“BIPV”)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城市未来馆四座标志性建筑上都采用了这种技术。上海世博会上光伏建筑的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4.68兆瓦,年均发电可达40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总量逾3400吨。
那么什么是BIPV?BIPV是指用光伏材料部分地代替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屋顶、玻璃天窗以及幕墙等建筑外层上。南京南洲新能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诵舜对此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建筑是人体,过去,光伏材料是人身上的衣服、鞋子、首饰,那么现在,光伏材料便是眼睛、鼻子、嘴,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种新技术的一大好处是,由于与建筑业紧密结合,从建筑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环节便加入光伏组件,将组件作为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附着在表面上可有可无的东西,便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约了这部分的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所以,BIPV的市场具备着无限的潜力,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能比过去5年里传统光伏市场的速度还要快。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