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仅0.2mm厚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技术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7-21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Eamex和九州大学工学研究院应用化学部门等机能组织化学教授山田淳共同开发出了采用固体电解质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虽然目前的能量转换效率只有1%左右,但“通过优化技术,估计提高到10%左右将不会有大的问题”(Eamex代表董事濑和信吾)。

      濑和表示,该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发电原理为色素增感型。不过,以下两点与之前不同:①电解质采用固体而非液体;②通过采用“树状电极+多孔状镀金膜”代替ITO等透明电极,获得由等离子共振带来的增感效果(图1)。

      ①的固体电解质以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为基础形成。这是Eamex就锂离子充电电池和人工肌肉用致动器“研究了13年的成果”(濑和)。据悉,通过采用固体,可以解决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存在的耐久性问题。另外,还具有可将厚度减薄至仅0.2mm的优点(图2)。

      ②的树状电极是Eamex面向锂离子充电电池的负极开发的,估计采用的是锡(Sn)材料。通过在其表面进行镀金加工,在太阳光照射电极表面时,会产生等离子共振现象。

      等离子共振是指光和电子在金属表面共振的现象。对于太阳能电池而言,可大幅提高光的利用率,因此最近1~2年,将其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风险公司急剧增加。九州大学的山田研究室也从事等离子光学研究。“今后将正式与九州大学进行共同研究”(Eamex)。

    图1:开发的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构造
    基本发电原理为色素增感型。图由Eamex提供。

    图2:开发的太阳能电池
    厚度只有0.2mm。照片由Eamex提供。



      Eamex表示,“由于无需使用吸收红外线的ITO,因此还能提高红外线领域的光利用率,雨天的输出功率也可保持为晴天时的50%”。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河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达18.7%
    下一篇:太阳能薄膜电池研究获重要进展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