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实验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在昆明市石林县,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已经投产。对于太阳能这个朝阳产业,人们寄予它太多厚望,然而对太阳能的利用情况了解多少?目前的石林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的成本在5元以上,一旦并网使用,按照昆明市的电价标准,政府必须自掏腰包给予每度电至少4元的补贴。除此之外,仅电站试验区的建设就已投资了90亿元,即便是电站从现在开始运行到彻底报废,产生的效益也没办法收回投资成本。既然如此,斥巨资建光伏电站的意义又何在?
太阳能发电的昂贵成本
对于太阳能光伏电站来说,核心技术是多晶硅的生产和应用,然而我国多晶硅生产的高耗能现状,使得国内多晶硅生产成本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多晶硅生产线投资相当大,一旦投入至少需要数十亿元的资金。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降,生产厂商的成本控制就相当关键,否则盈利很难保证,前期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华能集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基本从俄罗斯引进,而俄罗斯的技术相对美国、德国、日本并不是特别成熟,其中最重要的能耗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我国目前多晶硅生产的能耗是美、日的1.5~2倍。
就连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也表示,尽管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但其原料多晶硅的生产过程却是高能耗、高污染,而目前国内许多盲目投资建设的小项目技术水平低,能耗和污染高,此外,技术劣势使生产成本过高,要想在数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尽管从回收周期来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中消耗的电量2—3年即可收回,但这是基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多晶硅生产中单位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也使得我国多晶硅生产成本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近几年内,要实现太阳能光伏电站成本回落是不现实的。”
那么,斥巨资在昆明建光伏电站的意义又何在?“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用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马晓佳的话说,低成本的替代能源不是找不到,是还在发掘。而在昆明建光伏电站,其实验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意义。
马晓佳说,之所以选择在昆明建如此规模的光伏电站,是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由于云南省大气层密度小,阳光透过率高,终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为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年太阳总辐射量3620~668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960~2840小时。而昆明的日照时数为2481.2小时,日照率达57%,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182.88兆焦耳/平方米。在云南省内,高品位硅矿藏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自然条件为昆明的太阳能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正因为昆明有如此丰富的自然优势,或许在未来的十年内,昆明有希望依靠太阳能产业替代目前的传统能源。”
而最近,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摆放着一个倾斜的八角盘,上面错落有致地嵌着300块闪亮的镜片,组成了一个别致的“太阳能灶”。这300块等效凹面镜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汇聚,盘面自东向西匀速转动,每分每秒都在追逐太阳。这个叫做“模块定日阵”的东西,因为始终对准太阳,能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全球最高的太阳能利用率——30%的光电转化率,是目前太阳能光伏电厂并网发电效率的3倍。“如果这项技术一旦投入光伏电站使用,其发电效率将提高3倍,发电的经济成本自然也将大幅缩减,这意味着我国距离寻找低成本替代能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