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是一座满是羊肉味的城市,本以为它会有像乌鲁木齐一样的异域风情,但是除了在味道上充满少数民族风情外,这座城市与现代都市的距离似乎更近一步,虽然不大,但是林立的楼宇和高架桥让人瞬间忘了这本是一座位于西部腹地的城市。
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于2000年7月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二年的3、4月份开始建设的。
经过九年的发展,目前的西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一区四园的格局,各区都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现在开发区的几个园区工业已能占到西宁全市工业的56%,占青海省的25%。
东川工业园区是最早建立的一个园区,也是经过几年发展初见雏形的工业园区。
深居内陆各项交通都不方便的情况下,东川工业园怎么步步深入提高产值、产能呢?
这就要归结到东川工业园区乃至整个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
提到新能源产业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硅材料光伏产业。
在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厂区门口,我们看到一块块的太阳能板整齐的依照一定的角度排列在门口,不远处还有一面“镜子”,它像一个跟踪仪一样会移动,随时跟踪太阳的角度。
办公楼楼体玻璃与玻璃间隔处,也镶嵌着一块块的太阳能板,公司的技术人员说,这百余平米的太阳能板能满足这栋四层楼的办公用电和厂区内的路灯,这样的电是绝对环保的。
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李主任说,下一步他们将打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制造基地。
因为青海的面积有72万平方公里,光柴达木盆地面积就是25万平方公里,日照非常丰富。如果在柴达木盆地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它发出来的电相当于4000个三峡水电站发出来的电,而且是非常清洁的新能源,将会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青海人民以后是太阳出来就能挣钱。”李主任开玩笑说,“不过这个短期内不会实现,20年到30年后肯定会实现这个梦想。”
目前,我国五大电力公司已与青海省政府签订了在柴达木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