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光伏企业过剩产能迁移大战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8-06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经济上升期,利益驱使企业产能迅速扩张,而在经济不景气时,迅速释放的产能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2010年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公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不仅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早在去年,10部委就曾点名这些行业需严控产能过剩。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在经过2008年产能的高速增长和利润到顶之后,迅速掉进了下降通道,因产能过剩和国际需求缩减带来了收益率的大幅度下调。短短两年的时间,毛利率由之前的300%降至目前的不足10%。

      市场需求的萎缩,使得光伏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以保全利润,比如向产业下游转移——很多光伏企业介入国外光伏电站,而这一产业链的延伸,能为光伏企业贡献25%的毛利率。

      随着国内光伏电价补贴政策预期临近,光伏企业从上游原料多晶硅转移至终端客户市场的趋势更加明显。现在,国内光伏企业,一边要挪出资金和精力争夺政府补贴正在弱化的欧美市场,一边还忙于抢占国内光伏电站先机。

      跟光伏市场主要在国外不同,钢铁、电解铝和氧化铝市场主要在国内,但国内需求已经饱和,无力消化目前的产能,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更是雪上加霜。在“关停、限产、抑制、整合”等词汇的伴随下,这些企业开始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产能,而这些新兴经济体正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招商引资,吸引海外投资,中国企业则充当起了当年外商的角色。

      虽然政府多次下发文件抑制产能过剩,但中国企业却不再是简单的接受政府关停的安排,而是更懂得利用市场竞争优势,优化商业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这是中国企业的一种进步。

      此外,中国企业已经在思考从低附加值产业链条向具有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条转型。包括光伏产业、钢铁产业等在内的诸多产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出卖低人工成本和资源,企业正在逐步从简单的粗加工往更高的产业链条拓展。

      当前,中国公司正在向跨国公司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重视运用国际市场规律规避国际市场政策风险。而具有远见的企业,已经考虑从简单的产品输出变为在当地直接建厂生产。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80亿元光伏产业项目入住石嘴山
    下一篇:尚德将向泰国一电厂提供34.5兆瓦太阳能电池板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