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太阳能正照进厦门角落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8-31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从政府的积极推广,到企业的不断尝试,如今太阳能这种最低碳环保的能源,已经开始为厦门这座城市的工厂、道路、公园、小区输送电能。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社会对太阳能认识的普及尚需时日,而厦门的太阳能产业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最大项目低调推进

      近日,湖里高新技术园区内的太阳能路灯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最后准备,到今年底,四条园区道路的太阳能路灯可望投入使用。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厦门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应用项目。

      不过,该项目业主单位厦门天地开发建设公司项目部负责人臧工程师却认为,在工程最终完成之前应保持低调,因为该项目更大的意义是为将来更多的太阳能应用积累数据经验。

      “我们这个项目采用光(太阳能)电(市电)两种能源并行。”臧工程师介绍,选择光电互补一方面是考虑到尽可能降低前期的一次性成本投入并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试验的价值。

      对此,厦门闽隆科公司总经理孙闽兆却有不同的看法:在现有的技术下,即使五至七天都光能不足,太阳能路灯也可以照常使用,而且这本身就是 “试验”过后的成果。

      “对太阳能应用认识不足,仍然是阻碍太阳能推广的最大因素。”孙闽兆说。

      据称,闽隆科是最早进入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厦门企业之一,目前在厦门市场占据大半份额。

      “追日”企业生意好转

      尽管社会的接受度有待提高,但太阳能应用正逐渐“照进”厦门的各个角落。除了湖里高新技术园区项目外,今年5月,BRT穆厝站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正式供电,9月,海沧两条市政道路的太阳能路灯采购也将开标。

      与此同时,“追日”企业的生意也正逐步好转。

      “今年我们除了完成若干企业、单位内部的太阳能应用工程外,还接到了厦门植物园300盏太阳能灯的订单,并为仙岳山公园145盏太阳能灯提供售后服务。”孙闽兆说。

      回顾过去的惨淡经营,孙闽兆感到今年状况好转:许多政府和国企采购向节能环保产品倾斜。

      孙闽兆表示,太阳能应用具有初期投入高、后续维护省的特点,这一点社会大众了解得还不多,而政府在市政公共项目中率先采用就是最好的示范和最有效的推广。

      政府扶持提升信心

      根据日前厦门市气候变化评估中心对厦门开展太阳能资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厦门属光照三类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厦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优势。

      但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同为厦门市节能减排重点产业,太阳能光伏产值尚不及LED产值的一半。两者2009年的产值分别为10.79亿元、23.97亿元。

      产业界人士表示,虽然厦门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但仍然看好并准备继续加码未来投资。而政府对产业的明确扶持态度便是主因。

      孙闽兆透露,在尝试向省内其它城市拓展业务时,发现当地政府“不主动不带头”的态度,与厦门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许便是厦门在低碳城市建设上领跑福建的原因之一。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视察江苏中能
    下一篇:光伏发电迈入一元内时代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