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岩,公元集团有两家核心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以前,公元集团是国内生产化学建材产品的最大基地之一,旗下拥有浙江永高塑业、浙江公元电器、台州永高塑钢门窗等多家以生产塑料管材管件、塑钢门窗型材为主的子公司。
从最早的单一生产塑料管道到相关产业的延伸,公元一直在寻求转变。但是,仅仅靠延伸产业链是不够的,如何让产品更加低碳环保,公元集团董事长张建均陷入深思……2006年开始,集团调整产业结构,成立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光伏太阳能新型产业作为开发重点,成为我市走在高科技产业前端的公司之一。
为了推进产能开发,公司投资2.5亿元,建立起产、学、研平台,聘请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通过市场调研、技术路线选择,对产业前景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引进日、美、德、意4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这4条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每一条造价都高达5000万元,它能合理优化光电转化,使光电转换率得到最大化运用。2.5亿元的投资,可以看出公元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
2007年,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先后通过德国、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2008年,公司开始自己生产太阳能电池片。2009年,在蛰伏3年后,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盈利,4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达到年产100MW太阳能电池片、100MW太阳能组件和1000万盏太阳能灯具的生产能力。当年出口交货值达3.8亿元,今年有望达7亿元。
节能环保并不只靠转型。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中,边角料和碎片遗留在所难免,如果作为废弃物处理,既污染环境也浪费惊人。因此,公司专门成立太阳能电池片综合利用攻关小组,开发了灯具、波力工艺品玩具中动力照明系统等新型实用产品,使太阳能边角料、碎片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
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公元集团为自己定下创收100亿元的目标,这其中,塑料管材管件与太阳能产品平分秋色。
让太阳带动产业,公元集团正在走上以塑料管道为主,光伏太阳能、家用电器多元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记者手记:虽然此次采访的重点是太阳能开发,但是公元集团的亮点不仅仅在此。
在节能减排上,公司加强技术改造,更新淘汰高能耗产品;利用峰谷电,把大量设备安排在夜间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注重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俗话说,细节决定一切。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往往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大事,还是节水、节电这样的小事,公元的做法都值得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