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无锡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发表演讲。(来源: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中小企业局和《创业家》杂志联合承办的“创业未来中国行·江苏无锡”系列活动于9月17-1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图为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发表题目为“创业无停歇、创业无止境”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施正荣:尊敬的牛社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创业家创业未来中国行行到了无锡,行到了我工作的这片热土。谈到创业我确实有很多话要讲,首先搭建这个创业的舞台来之不易,对于任何有理想,有事业,有本领的这么一个年轻人,都有想成功的愿望,那么有谁给我们这个舞台让我们成功,所以这是每一个创业家的第一步。想当初,十年以前,短短的十年光阴跟今天相比搭建创业舞台的难易程度是完全不一样,十年以前要想在国内创业,尤其是海归的科学家在国内创业是非常不容易的。
尤其像我们从事光伏太阳能制造的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百万人民币,一百万美金,而是需要上千万的美金才能有这么一个平台,那就更来之不易了,所以我很幸运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最后意外当中无锡给了我惊喜,意外当中无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通过政府政策等一系列手段让我帮我在无锡搭建了创业的舞台,我们首期有八家国有企业出资六百万美金在无锡创建了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这也是我当初非常珍惜这么一个平台,我当时安下决心,有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平台,我哪怕作死在无锡都不能让政府和股东们丢脸,这就是我谈的创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我们大家看到一本书叫做《基业常青》,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他们都讲企业家要有愿景,要有抱负,那么诚然每一个创业家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但是我认为也是比较简单的想法,就是要把我想的技术,一个产品做成,把它推向市场,可能就这么简单,那么也许若干年以后每个企业都有伟大的愿景,但绝对不是在创业之初,所以创业之初首先要解决如何生存,尤其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创业环境下尽快能够生存这都是每个创业家要做到的,因为中国不同于美国,尤其美国的硅谷文化,硅谷是真正的创业文化,很多人可以创业一辈子,未必能够做成一个公司,我有很多朋友在硅谷,创立一个公司很容易融资到几百万美金,几千万美金,甚至几亿美金从事创业活动,但有可能在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这个想法不是很现实,公司没能做成功,然后又有另外一个想法,他又能说服投资者给我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美金进行第二次创业,第三次创业、第四次创业,这是硅谷的创业文化,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到达这个水平,中国的投资者希望创业家能够很快的成功,这样就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从完全烧钱的企业变成一个很快盈利的企业,自己就能够生存,银行也能够很快向你抛出橄榄枝,从不愿意借给你钱,到整天盯着你要给你钱。
从银行的角度,给大家透露一个信息,可能大家也看到这么一个苗头,当初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较为完善,房地产的发展也趋于速度缓慢,银行的钱是要贷出去的,他要贷给谁?他要贷给有前途的科技型的企业,所以创业第一步就是生存。
早在无锡创业的时候,我们是2002年的12月份就开始盈利,当月盈利20多万人民币,直到目前每月盈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也经受过发不出工资的痛苦,银行不愿意贷款的窘境,所以那种困难,那种时光是很锻炼人的,但是每个企业都会经历那样的时光。
企业一旦生存下来,那么就有发展的机遇,企业有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就可以投入我们的资金,投入我们的研发,投入我们的品牌建设,投入我们的扩产技术等等,同时我们可以到资本市场融资,获取更多的资金为企业下一步发展进行谋划。尚德在整个过程中也是经过了生存、发展,然后跟股东的磨合,最后走向资本市场,然后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整个产业。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旦发展,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得跟着变化,我们很多创业家都是跟我一样,知识分子出生,知识分子有一个缺点就是往往觉得自己智商比较高,往往创业的思路和对产品的设计都是以自己作为主导,可能不太会容忍他人的错误,或者对别人的要求非常的苛刻,甚至还有一些清高,看不起别人。实际上作为知识分子创业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有我们的缺点,从我本人来讲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可能是科技创业者的共性,不太善于打交道,尤其不太善于跟政府部门打交道,这是我们的弱点。不太愿意跟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搞好关系,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不太愿意沟通,总以为自己想象的都是对的,不太愿意跟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同事沟通,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由于有这些原因就会阻挠我们的发展的步伐。
那么尚德今年的销售应该超过200亿元,我就明显的感觉到我们员工超过万人,我就明显感觉到靠我一个人这个公司是做不大的,就是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管理的方式、体系,必须随着公司发展的规模在不断地变化,最好是你的组织变化,体系的变化,能够赶超在你企业发展速度之前,如果做到这一点,你的企业是永远处于比较顺利的,在这个发展道路上前进。
如果企业的发展,组织的结构,人才的结构,管理体系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企业的发展就会受挫。我们都知道任正非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企业家,他在2000年,也就是华为发展成功,在百亿左右的时候,任正非请了全套的IBM咨询公司,把IBM所有的管理方法、管理体系都引入了华为,对华为员工讲,我们首先花三年的时间,把我们所有的管理体系固化为IBM的方式,你要想改进,三年以后再说,甚至不惜减缓华为发展的速度,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任正非是非常英明的企业家,华为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运行的速度与十年前华为请IBM给他再造华为的管理体系是远远分不开的。
另外,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关注人才的培养。你要记住了,在你创业的过程中,跟你一起成长,跟你一起成熟,跟你一起发展的人,是你公司最需要的人,是你公司发展过程中最可靠的人。
尚德有过这样的一批人,每当我想到这批人的时候,我就怪自己,为什么我当初没有做更多这样人才的培养,甚至我们现在跟我们人力资源部讲,抓紧招聘大学生,一天都不能耽搁,为什么?早进来一天,你就提前一天培养一个你所需要的人才,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你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最近我们在市场上招几位高管,招CFO,花了半年的时间还没有招到我比较满意的CFO。
另外一点我在想,一个企业,一个创业家,一定要有理想,有人说创业不就是赚钱吗?我记得刚到无锡创业的时候,当时有的股东跟我这样讲,是否你拿着电脑在无锡创业,几年以后用麻袋把钱带回去。作为企业,赚钱是必须的,企业没有利润那就不可能生存,不可能发展,但是企业发展一定要有理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是我在几年以前就开始讲的一段话,听上去也许空洞,但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我们每一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为社会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是提供解决方案,不要提市场,把它提高一点为社会、为国家提供解决方案,甚至是人类为未来提供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比尔盖茨,倒不是因为他是世界首富,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设想一下我们现在离开手机,离开苹果,我们如何生存,当然同时也使人类变得如此的脆弱,所以通过技术的商业模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非常欣赏的,这也是作为我本人和尚德公司要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地球,为人类充电,让绿色笼罩人间,这是一个理想。我个人的哲学是一个彻底主义哲学,何为彻底?就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彻底的提供能源解决方案,这个体现在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彻底哲学,我们很多做事方式都是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可能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这个方案又不管用了。那我们在每次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能不能想的更远一点。当今,尤其在太湖流域对环境的控制非常的严格,政府能否批准你这个项目会不会上马就看你的产品质量。我们很多制造企业往往在环境这个环节上,政府有这个条例,我满足就行了,甚至有些企业花很多预算在他的科研创新,提高科研经费,他所研究的项目我想大部分都是跟自己主业相关的产品和技术。
最近我们公司就提出一个尽快进行零排放的,就是在太阳能电池清洁生产过程中零排放,零排放的化学药品,零排放的水,零排放的气体,有人说这不可能做到。因为我们的供应商他只能提供这个技术,然而我们的公司他只知道我们工艺的一部分,不知道我们工艺的全部,我们自己才是知道工艺全部的主人,所以说我们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投入了在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的研究,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就彻底。为什么?我们生产每一片太阳能电池没有向外排放,如果我们花几年时间,成为第一个零排放太阳能电池板,我想这是我们尚德最大的竞争优势,最大的竞争所在。所以彻底是我本人的一个哲学,也是我们尚德公司的哲学。
另外,我想讲一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和与股东的关系。应该讲现在在国内创业我们所处的环境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好,由于我们政府给我们的支持,也道德了很多外国政府认为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不公平的特优的待遇,甚至把它提高到国际竞争不公平的这么一个说法。我可以告诉大家,外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讲是绞尽脑汁,外国的企业,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是绞尽脑汁的,在去年光复产业有一段时间讲到反倾销,很多外国的企业就大势发表舆论,说中国光伏企业所得到的银行利息是零,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利息是零吗?不是的。为什么外国这么讲?最近美国的工业协会又开始向奥巴马提出这样的要求,说是中国的绿色产业受到了中国政府的特殊的待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们要看到,一方面我们确实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更多是给我们环境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所以这方面我们要有政治敏感度,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我们的说话方式,可千万不能让外国人抓住小辫子,然后大做文章。
作为企业如何对待政府的支持,我认为对政府的支持表示感激,但是我们不能依靠政府,无锡的530计划,千人计划等等,国家确实为了吸引人才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无锡市政府、江苏省政府也出国好多次,政府为了吸引人才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但是作为我们准备做一番事业的创业者们,不能依靠政府的优惠条件,因为靠这点优惠条件你是做不成事情的,你也不可能是说到了无锡就是为了一百万,弄一套房子就满意了,那我认为你也没出息,所以对待政府要感激政府的支持,最重要还是靠自己。
尤其我们企业做成功了,政府也经常需要我们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有清醒的头脑,我们对政府一定要配合,但是不能忘了我们的主业,我们的主业不是政府,我们的主业是要把企业做好。哪一天企业做不好了,政府也不找你了。要去找市场,不是去找市长。我来无锡快十年了,毛市长办公室我去过一次,但是毛市长来我们企业很多次。
另外跟股东的关系,我认为对股东要有感恩的心态。那么硅谷的文化在中国现在也是提倡的,但是我认为硅谷的文化跟中国的稳固有一个平衡,因为硅谷我经常去,也有很多朋友,硅谷那种所谓的,他们叫融资(3F)在中国不能完成吃得开。因为中国的股东们更多的看中你的业绩,你把事情做成了他会给你奖励,如果你八字还没一撇,就想五倍、六倍、八倍,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得出的一些结论。
最后,希望所有的创业家们都能成功。我经常讲一句话,三十年以前我们所向往的是美国梦,但是现在我们要自豪的讲,我们所有中国人都在追求我们的中国梦,祝愿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