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德巨头联手打造史上最大太阳能电站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06-25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到本世纪中叶欧洲15%的能源需求可由“沙漠计划”提供

      6月16日,德国保险业巨头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董事会成员托尔斯腾·尤沃里克在接受德国《南德意志报》采访时“爆料”称,他们将同包括西门子、德意志银行等顶尖企业在内的近20家德国公司组成一个联营体,在北非撒哈拉沙漠打造一座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这个项目暂被命名为“沙漠技术”(Desertec),占地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预计造价达4000亿欧元。慕尼黑再保险称,到本世纪中叶,欧洲15%的能源需求可由“沙漠技术”提供。

      智库发起多方参与

      “沙漠技术”项目的牵头者是慕尼黑再保险,但幕后真正发起人则是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成立于1968年的罗马俱乐部是一个智库型非政府团体,总部设在瑞士的苏黎世,现有成员100余名,大多数成员是关注人类未来的世界各国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国际组织高级公务员和政治家等精英人士。这个组织1972年发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总计卖出了3000万本,一度成为当时有关环境问题的最畅销出版物,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罗马俱乐部亦因此声名鹊起。气候变暖问题是该团体自始至终的关注焦点。最终,这些杰出人士选择了太阳能,作为对抗气候问题的武器。

      尤沃里克不愿过多透露参与该项目各公司的细节信息,但据德国媒体报道,除了慕尼黑再保险、西门子、德意志银行这三家大牌企业外,德国能源巨头莱茵集团(RWE)和意昂集团(E.ON)也将是联营体成员。除此之外,德国经济部以及部分外国企业也会直接参与该项目运作。7月13日,这些公司及相关机构将择地举行一次正式会谈,确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并签署协议。

      撒哈拉阳光解欧洲能源之需

      北临地中海的撒哈拉沙漠坐拥充沛的太阳能资源。欧盟能源研究所表示,撒哈拉及非洲中东部沙漠0.3%的太阳能资源即可满足整个欧洲的能源需求。“沙漠技术”总体分为两块:修建太阳能发电站和向欧洲输送电力。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组织”的新能源项目主管斯文·泰斯克认为“当前的技术水平足以让这个项目成为现实”,眼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合法而保证政治安全的前提之下让这些电力顺利穿越国界到达欧洲境内”。

      非洲地区动荡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德国太阳能外扩战略的首要制约因素。尤沃里克也表示,太阳能电站选址的首要标准是该地区必须“政局稳定”。虽然没有具体指明将在哪些国家实施“沙漠技术”,但据英国《卫报》推测,最终的项目实施地将在摩洛哥、利比亚以及阿尔及利亚之中诞生,因为这三个国家不仅“安全”,而且土地很“便宜”。

      据悉,“沙漠技术”并不是直接将阳光转化成电能的传统太阳能电池板,而是采用 “聚光式太阳能技术”(CSP),通过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油路系统,对一种特殊的油进行加热。由此产生的热量将转化成水蒸汽,进而推动涡轮运转发电。其工作原理类似于现在的水电站和火电站。

      此外,白天产生的热量还能被储存起来,这样太阳能电站在夜间没有阳光的时候也能继续发电。最终这些电力再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经过数千公里的“远途旅行”被送至欧洲。如此长途跋涉,虽然成本高昂,但从技术角度来说却是完全可行的。德国航空宇宙中心的研究员穆勒·施泰恩哈根表示,类似的发电站在西班牙、摩洛哥、阿联酋等国已有成功先例,但由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昂,以及传统化石能源价格“低廉”,投资者往往在短暂的犹豫之后放弃出资,导致这些项目最后均“沦为”游离于电网之外的独立发电厂

      强大的太阳能实力做后盾

      德国位居高纬度,日照时间并不多,不像地中海沿岸国家那样拥有得天独厚太阳能资源,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加之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德国一直以来都在世界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名列前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就推出了“百万屋顶计划”,鼓励居民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出的电由政府强制命令电网公司出资收购。每个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后所卖的电钱,不仅能支付购买太阳能设备成本,还能产生额外利润。

      此举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在德国的发展。2004年,德国全境新装配了10万组太阳能发电设备,合计装机容量达3万兆瓦,当年太阳能业总产值达到20亿欧元,同比增长60%,以后来居上的姿态,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太阳能强国。2000年,德国政府适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引入上网电价补贴制度,进一步促进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技术的均衡发展。如今,德国已经铸造了一条完整的贯穿上下游的太阳能产业链,并催生了一批诸如Q-Cell等举世著名的明星企业。当前,德国几乎占领了全球近1/3的太阳能市场,德国的太阳能发展战略也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即将到来之际,“沙漠技术”的诞生更像是德国强劲太阳能实力的“有意识爆发”,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德国敢于冒险豪掷4000亿欧元用于太阳能开发,更昭示了德国人对绿色未来的长远考虑。不过也有人对“沙漠技术”提出了质疑,欧洲太阳能协会(Eurosolar)主席赫尔曼·舍尔便指出这个项目“问题多多”,他认为“沙漠技术”还是会“复制现行制度”,即能源的配送大权还是掌握在少数几个大牌跨国公司手中。另外,沙漠地区的沙尘暴等不可抗力以及项目涉及的复杂多边关系都是很棘手的问题。舍尔建议德国人应当务实一些,将精力放在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新能源的开发上。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中国敦煌光伏电站中标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1.09元
    下一篇:三洋投8300万发展太阳能电池 2010年投产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