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6月30日报道,科学家们决定在7月1日由地面控制中心正式拔掉“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的插头,以结束它18年的太空探测伟大使命。
“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1990年10月发射升空的,它的发射把人类对太阳的探测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该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太阳两极及其太阳风、巨大的磁场和宇宙射线等。1992年2月“尤利西斯”在飞离地球16个月、飞行10亿千米之后到达了木星。
“尤利西斯”飞越木星有2个目的,一是借助木星的引力进入围绕太阳的大椭圆轨道,由在黄道面上运行变成向太阳南极飞行;二是对木星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木星等离子体和磁场、射电和等离子波、等离子体构成、能量粒子及极帽等。
尤利西斯号探测器是美国航宇局与欧洲空间局耗资2.5亿美元联合研制的首个研究太阳两极的探测器 。在设计之初,科学家们就曾预计尤利西斯的寿命将在2008年终结。因为“尤利西斯”探测器的整个设计受到航天器远离地球和太阳的限制,它距离地球最远约9.5亿千米,距离太阳最远约8亿千米。正因为如此,导致太阳能无法为探测器提供电力,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动机。离太阳越远,探测器的温度就越低,一旦降到2℃以下,探测器上的肼燃料就会冻结。但是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为探测器携带了加热器用于调节其自身温度。尽管如此,多年的飞行使得探测器上的燃料逐渐减少,太空研究机构在研究后决定关闭它的发射器,这意味着它将在本周四接受控制中心的结束使命的指令。
负责“尤利西斯”项目、美国宇航局在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专家梅西(Ed Massey)表示:“我们本打算在2008年就结束它寿命的,现在又延长了一年,我们认为时间也差不多了。”
“尤利西斯”每六年绕太阳轨道一圈,在其18年的探测使命中,曾3次成功穿越太阳极区,为科学家们发回了太阳在11年活动中不同方位的照片。
据悉,科学家决定最终拔出“尤利西斯”插头是因为由于设备的老化,“尤利西斯”目前已经无法发回很有价值的数据。早在2008年1月,科学家们曾试图暂时关闭探测器上的X频段发射机,等到要将数据传回地球的时候再打开它,以便将节省出来的能量用于加热,从而有可能延长探测器寿命。但是不幸的是在发射机关闭之后,就无法再次开启它了,使探测器失去了向地球传回科学数据的能力。因此,为了确保信号,探针的传输速率已经降至原来的一半。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新宇宙飞船,包括在2009年NASA发射的“开普勒望远镜”(Kepler)的航天器都对年老的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 DSN)形成挑战,尤利西斯被取代也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