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光伏产业外,锦州还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并在船舶制造方面下大力气
正在建设中的锦州光伏产业基地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城市中,锦州选择了一个朝阳环保产业———太阳能光伏。
锦州市的预期是,把锦州的光伏产业建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和辽宁的绿色能源之都。
锦州将成为辽宁绿色能源之都
记者从锦州市委了解到,经几年的发展,锦州市的光伏产业已经粗具规模,已经形成了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工程涉及与安装以及配套的石英材料、高纯石墨等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锦州市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产业是一种完全环保的绿色产业。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锦州市的光伏企业产值从2005年不足5亿元已经发展到2008年的25亿元,其中低成本多晶硅的年产能为100吨、单晶硅1800吨、硅片8000万片、太阳能电池100兆瓦。
该负责人表示,在“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时期,锦州将举全市之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扶持锦州光伏产业的超常规发展,进行太阳能电池后续产品的开发,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基地,把锦州光伏产业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辽宁的绿色能源之都。
锦州风能每年可发电3亿度
除了光伏产业外,锦州还积极开发利用风能这一宝贵的绿色能源。
锦州市滨海新区管委会方面透露,锦州地处辽宁西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锦州市规划到2020年,13个风电场要完成装机容量176.5万kW的风电发展目标。
到目前为止,锦州市的凌海南小柳风电场、胜利风电场和青松风电场3个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建成的99台1500kW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发电3亿度。
同时,锦州市还在船舶制造方面下了大力气。
锦州市规划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临港产业园区内建设锦州船舶产业基地。该基地的定位是做大船舶配套业、错位发展造船业、努力做强修船业。到2020年,该基地的造船产量将达到300万载重吨,修船150艘,船舶产业总产值可以达到350亿元。
目前,锦州船舶产业基地正在进行填海造地,现已回填2平方公里陆地。
锦州港目标:亿吨大港
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北港口,现拥有营运泊位18个,其中包括25万吨级油泊位、7万吨级杂货泊位和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815万吨。在2008年,锦州港完成吞吐量4723吨。
锦州市委方面介绍,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锦州至赤峰铁路通道扩能工程。这条铁路建成后,锦州港将成为内蒙古东部和蒙古国煤炭等资源便捷的出海口。
锦州市委相关官员表示,为了配合锦州至赤峰铁路通道扩能工程,锦州港也进行了扩能。锦州市拟在港区内投资41亿元,建设专业化煤炭码头,逐步实现把锦州港建设成亿吨大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