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大的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西安启用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这是该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办公楼总面积超过4万平米,包含了一条完整的薄膜太阳能面板生产线和全套晶体硅太阳能面板试验生产设备。
袁纯清与施瓦辛格的握手
“我们相信应用材料公司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将为降低全球的太阳能生产成本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材料公司太阳能总裁盖伊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该中心除了将应用材料公司的尖端研究成果融入到太阳能面板的生产技术中,还让来自全球的客户和潜在客户与科研人员一同合作,降低产品上市时间、提高工厂生产力并优化电池效率。
当记者问为什么把全球的研发中心选在陕西,而不选择中国光伏产业更为发达的江苏和浙江时,盖伊风趣地用“袁纯清与施瓦辛格的握手”向记者解释。在应用材料公司总部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在对该州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进行前所未有地扶持。在陕西,在省长袁纯清的主持下,今年6月5日出台了“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振兴规划”。计划在2012年前形成五个太阳能电池产业区,使太阳能电池产业的总产值达到2280亿元。截至2009年9月,陕西省共有太阳能光伏相关企业54家,科研机构9家,预计2009年形成多晶硅产能规模2000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600兆瓦。“除了陕西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两位对太阳能的发展怀有美好愿景的政治家不久前在美国的会晤,对项目的最终签约功不可没。”盖伊说。
独特的优势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的阳光资源、矿产资源、传统能源、技术人才、装备制造、科技优势等都是陕西的强项。” 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蒋跃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陕西年日照时间大于1800小时,气候环境非常适宜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硅材料在陕西的储藏量也是极其丰富,这就为发展光伏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国内第一家太阳能研究机构就诞生在西安,西安理工大学工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单晶炉供应商,国内领先的制造业水平和超过100所的高校也是陕西发展太阳能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蒋跃说。
“陕西是能源大省,有大量的能源,同时相应的给太阳能光伏产业配套我们的煤电资源,一直到电价的适当优惠,促使它的发展,这是我们很具体的优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保的问题,8月份在咸阳投资的一期多晶硅项目,现在纯度已经达到了接近10个9,现在国内生产的多晶硅一般都是6个9,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开会开始论证,已经初步给予肯定,下一步可能还要开鉴定会。如果这个水平可以产业化,就能有效缓解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四氯化硅污染问题。当然它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耗电目前来说在国内也是最低的。”吴登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以“1元1度”为目标培育核心竞争力
“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围绕‘1元1度’目标,到2012年,要建成西安、咸阳、渭南、商洛、榆林五个光伏产业聚集区,力争实现多晶硅7万吨、电池片及组件 1万兆瓦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产值2280亿元,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对2012年可达到1元1度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的1000兆瓦以上的太阳能电池项目,给予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扶持。”吴登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杨立友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国内光伏企业晶硅技术的最低光伏电价目前在每度1.5元左右,还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二代薄膜技术在国内开始起步发展,更多原材料生产线已经建立,生产成本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最近13家光伏生产企业在洛阳联合发布宣言,宣称到2012年将光伏电价降至1元。此次陕西省在国内率先提出“1元1度”的扶持目标,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标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