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脚步刚刚过去,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如期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这让中电投人感到欣慰,同时也感慨万千。
“‘三步走’确立和实施以来的三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三年,也是中电投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三年。”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由衷地表示。
回望历史,三年来的付出与收获,犹如一曲回荡着婉转与激越的雄浑交响,一幅饱含着心血与汗水的画卷,深深印入了记忆,刻骨铭心。
时间从来都不会在原地停留。中电投集团发展的脚步已经由“十一五”来到“十二五”,由“三步走”第一阶段步入第二阶段,并将由此走向更高远……
激流三步蓝图绘定
中电投集团成立以来,历经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年年底成立至2007年的发展初期,第二阶段为2007年年底到2010年年底,也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
时针回拨。2003年,中电投集团在分析面临的发展形势基础上,提出了“以电力为核心,水火核并举”的战略思想。初步确定的发展战略对后几年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为后期的战略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第一发展阶段同样遇到了较大困难与问题。全国范围内火电高速发展,火电利用小时大幅下降;煤炭供应及环境问题突出,火电企业经营陷入困局,赢利能力下降,加之装机容量占全国比重缺乏优势,布局也不合理,市场份额下滑,与行业其他企业逐步产生较大差距。
审时度势。2007年,中电投集团领导层及管理层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发展形势基础上,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总结,中电投集团新时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三步走’发展战略前瞻性地系统提出了中电投集团今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成为指导中电投集团新一轮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事实同样证明了“三步走”战略的高瞻远瞩。
三年跨越意气风发
短短三年,白驹过隙。转眼,已由2007年走到了2011年,时间改变着一切。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最真实。以数字为主的成绩单,反映着三年来中电投集团的沧桑巨变。
翻开成绩单,可以看到,截至2010年年底,中电投集团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072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了64%。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30%,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
翻开成绩单,可以看到,截至2010年年底,中电投集团煤炭产能达到7275万吨,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位,比2007年的3000万吨增长了4275万吨。电解铝产能208万吨,在全国排名第二位。
翻开成绩单,可以看到,中电投集团已布局完成蒙东、青海、宁夏、贵州、新疆等各具特点的产业集群。“煤电铝路港”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跨区域煤电联营关键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翻开成绩单,还可以看到,截至2010年年底,中电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40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同比增长13%,成为组建以来最高的一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3亿元,更是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
“事实充分说明,过去的三年是中电投集团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三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三年,是集团公司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的三年,”陆启洲颇感自豪,“2010年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绩,为‘三步走’第一阶段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第二阶段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步履如飞,一刻不停。中电投集团一直在行动,刚刚完成第一阶段目标,立即开始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奔忙。
中电投集团“三步走”第二阶段为期5年,恰逢国家“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
摆在眼前的还有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全国电力装机规模增长较快,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优势呈下降趋势;由于自身改革滞后和上下游产业形成的“倒逼机制”,电力行业已经进入只有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煤电联动止步不前,火电亏损问题在较长时期内都将是制约效益增长的最大 “短板”……困难不会挡住坚定的前进者。向“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目标迈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五年,中电投集团将坚持结构调整战略核心不动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效益增长与发展相协调,推动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安全生产方针,扎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持统一的价值理念,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
壮丽蓝图了然于胸。到2015年,中电投集团将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亿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容量比重达到40%。煤炭产能1亿吨,电解铝产能300万吨,成为结构更加合理、协同效益更加显著、资源配置空间更加广阔的综合能源集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电投集团将沿着“三步走”第一阶段的科学发展道路,坚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最终成就整体实力突出、海内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的国际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调整给力结构优化
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催生出中电投集团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与其他集团相比规模比较小,先天优势不足,”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毫不掩饰,“但近几年,中电投集团把握了战略转型的先机,已经取得至少领先行业10年的结构调整成果,新的发展布局完全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三年来,中电投集团发展的一条基本理念就是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更加注重结构,注重发展质量。”电为核心。好的结构才能产生好的效益。三年以来,电源结构调整一直都是中电投集团发展的主旋律。
优化发展火电。
燃煤火电在中电投集团装机容量中的份额高达70%,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在全球
低碳清洁发展的大趋势下,实现
燃煤火电高效、清洁发展毋庸质疑成了中电投集团各项工作中的重头戏。据统计,中电投集团三年累计关停小火电容量600万千瓦,占全国同期关停容量的12.5%,集中投产一批60万千瓦和百万千瓦机组,占火电投产总容量的79%。2010年供电煤耗下降11.48克/千瓦时,比2007年降低25.82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67万吨。
优先发展水电。中电投集团的水电步伐在实现清洁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强劲。两大水电开发主力军,黄河水电与五凌电力遥相呼应,将水电流域滚动开发做得有声有色。目前,中电投集团仅黄河上游水电规模就突破1000万千瓦,全集团水电装机容量更是达1774万千瓦,牢牢占据五大集团中第一排名。此外,中电投集团还积极走出国门,开发海外水电资源。中电投集团在缅甸伊江上游流域开发的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建成后发电量将超过三峡水电站,且90%的电力回送国内。
积极发展核电。作为国家三大核电控股建设运营商之一,中电投集团在核电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中电投集团参股运行核电权益容量150万千瓦,参股在建核电容量187万千瓦,控股和等比例控股在建核电容量650万千瓦。加快发展
新能源。依托国家规划的江苏、内蒙古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吉林、辽宁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电投集团风电开发装机已突破180万千瓦。而在2010年,随着西藏山南、江苏大丰
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成并网,中电投集团
新能源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2010年8月30日,中电投集团蒙东开鲁建华30万千瓦
风电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10年9月14日,我国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出炉,在总装机容量280兆瓦的13个光伏电站项目中,中电投集团中标7个,成为本轮招标的最大赢家。2010年9月19日,中电投集团在青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乌兰50兆瓦光伏电站正式开工。
几乎同时,集团旗下新疆公司正式获得哈密风电基地20万千瓦项目开发权。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电投集团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清洁能源在电力装机中将占据半壁江山。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
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中电投集团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正是有了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路,中电投集团通过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从而做强了电力主业,提升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能力,最终推动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
陆启洲介绍,中电投集团在蒙东、青海、宁夏、贵州、新疆打造的产业集群,目的便是通过一体化的发展和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优势互补,得到最大化的整体效应。
在内蒙古东部,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已显现出强大的优势。“蒙东电力市场有限,我们发展电解铝来消纳电量,劣质煤发电的成本较低,使电解铝产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蒙东能源打造‘煤电铝’产业链,每年可利用劣质煤330万吨,不仅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也促进了电力核心产业做大做强。”陆启洲介绍。
目前,蒙东能源资产总额672亿元,煤炭产能6900万吨,在建规模1000万吨,发电装机684.55万千瓦,电解铝产能60万吨。
如果说蒙东“煤电铝”模式有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那么,中电投集团利用黄河上游水电资源打造的“水电铝”模式,更是业内公认的最佳模式。
在黄河上游发展电解铝产业,不仅消纳黄河上游的富余电量,减少弃水,也使电解铝获得了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形成了水电和电解铝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
目前,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水电铝联营项目产能达到50万吨,与此配套的30万吨碳素项目在2010年12月正式投产。
三年来,中电投集团加快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成功实施煤电联营,煤电铝、水电铝联营,煤炭、铝业板块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对集团公司利润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0年产业集群实现利润总额占到全部盈利单位利润总额的74%。
优势互补煤电联营
近几年,受煤价持续高企影响,火电企业亏损严重,中电投集团所属火电厂无一例外遭到煤炭价格冲击。2008、2009、2010三年,中电投集团就因
燃煤价格上升,增加成本近193亿元。
一面是煤炭产能达到7000多万吨的产煤大户,另一面是被煤炭价格牢牢卡住脖子的用煤大户,两种不同身份同时聚于中电投集团。如何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中电投集团果断选择跨区域煤电联营。
“跨区域煤电联营模式可以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优势互补性,不仅能够稳定火电企业成本,有效提升发电企业资源保障能力,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陆启洲表示。
依托蒙东丰富煤炭资源所推进的跨区域煤电联营,自2008年开始全面展开。
打通跨区域煤电联营运力瓶颈,中电投集团加快蒙煤南运大通道建设。2008年12月,赤大白铁路(赤峰—大板—白音华)全线贯通;2009年,锦赤铁路(锦州—赤峰)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6月锦州港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开工。与此同时,中电投集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控股建设的港口和大型储配煤中心工程加快推进。一条由锦赤铁路、赤大白铁路、锦州港煤炭码头共同构筑的我国又一条北煤南运下海通道逐渐形成,规划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
“三步走”战略实施以来,煤炭对电力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提升。到2010年底,中电投集团整体电煤自给率达到30%,大东北区域自给率达到77%。
标签: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
亚安牵手天津大学高清光伏混合发电系统
下一篇:
太阳能电池——石墨烯成为大幅提高转换效率的王牌材料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