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14日,德国国际太阳能技术和产品交易会(INTERSOLAR2008)在慕尼黑举行。这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商贸、技术交流展会,汇聚了太阳能领域顶尖的技术成果。
参加此次盛会的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研究员和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会秘书长霍志臣教授以专家的角度来诠释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发展的态势,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和企业定位提供了决策参考。
罗主任和霍秘书长为我们中国的太阳能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建议。在不断改进、提高现有的产品技术和质量的基础上,要在以下八个方面求得发展:
●坚持科技进步,提高太阳能热水集成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集热、储热技术,机电材料和工艺、贮热技术,辅助能源技术,与建筑结合技术,控制技术等。
●开发推广二次回路分体太阳能热水系统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绝大多数是紧凑直插式产品,是一次循环、非承压的。不易实现与建筑结合。分体式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建筑物上应用有明显的优势。开发二次循环系统是当务之急,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开发与生产
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国外仍然是主流产品。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具有承压、寿命长、易与建筑结合、适合于大面积热水工程应用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太阳能热水工程市场的扩大,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也开始大显身手,但鉴于我国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与国外产品热性能比较,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快研发与生产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对扩大太阳能热利用范围有着重要意义。研发重点包括高透过率盖板,具有α=0.92~0.94,ε=0.05~0.08选择性涂层和工业化生产工艺与装备等。
●开发太阳能热水采暖技术。包括太阳能采暖工程软件设计、地板与墙壁供热技术等。
●开发太阳能中温集热技术。包括中温集热器、耐中高温涂层技术,反光技术等。
●开发主被动式太阳房及空气集热器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技术。
●太阳能空调及热发电技术研发。
同时,要用3~5年左右时间培育出5~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其年产量在150~200万㎡(100~150MWth)左右,市场占有率可达50%以上。实施品牌战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引领产业发展和再上新台阶。
届时,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全面升级,以过硬的质量,卓越的服务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舞台大展身手,带领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步入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