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暖通制冷网】空调、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及燃气热水器等都相继贴上了能效身份证,能效标识也成为了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的“节能秤”,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注意到,作为环保产品的太阳能热水器,其实也存在能效问题。日前,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筹备中,太阳能热水器将迈向高能效时代。
能效标准将成选购依据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将达到1.5亿平方米,替代约200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替代约5000万吨标准煤。要想真正实现这一节能目标,必须要有高质量、高能效的产品来支撑。
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高能效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多达5000余家,一些低能效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由于能效标准缺失,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只能听信亲戚朋友或企业销售人员的介绍。
2007年下半年,太阳能行业开始刮起“卖点风”,企业一涌而上,纷纷发布自己的核心卖点,有的侧重吸热性能、有的侧重保热功能,还有的企业从配件、控制系统、水质等多角度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如雾里看花。“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产品皮实与否,打开水龙头出水热不热。”江苏日利达太阳能公司董事长王惠余讲到,消费者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大量便利的家庭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管、水箱、支架、管道附件4部分组成。集热管的作用是集热并防散热,水箱的作用是蓄水并防散热,支架的作用是支撑并影响水的对流速度,管道附件的作用是导水并防散热。所以,一台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必须吸热强、导热快、保热性能好,达到系统匹配优越,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单方面强调吸热或单方面强调保热、导热都是不全面的。其实,这就是产品的能效问题。
王惠余指出:“在同样环境下,热水器所产生的热水量大,就是能效较高的产品,反之就是能效较低。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低能效产品,就是因为企业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单方面保热或吸热技术层面,或把功夫过多地花在改造产品外观方面。但由于缺少能效标准与标识,消费者很难鉴别。”
品牌集中度有望提升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制定工作正在筹备中。据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理事长罗振涛透露,该标准计划于2010年6月制定完成,2011年全面执行。
罗振涛认为,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颁布实施,肯定会提升行业的品牌集中度,特别是对一些大企业而言,这将是提升市场份额的好机会。虽然目前行业内有5000多家企业,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快速提高品牌集中度,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大、掌握话语权的大企业。我国太阳能产业下一步的重点是提高能效标准和扩大太阳能热利用领域,要用3至5年时间,培育出5至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并培育出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动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尚未实施,江苏日利达太阳能公司却已先行一步。王惠余说,早在2008年5月,日利达便根据集热、传导、保温三大评价指标,实施了《家用太阳能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企业标准。该能效标准主要分为5级,分别对紧凑式、分离式、间接式三种规格的产品确定了能效限定值和能效评价值,该标准目前已成为扬州太阳能产品能效检测的地方性标准。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副主任何涛认为,行业发展规律向来都是大企业抢先一步,成为推动技术和标准升级的重要力量,日利达的这一标准会成为国家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的重要参考。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总工程师张晓黎则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对87家太阳能企业的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不过,由于数据还在汇总,对于能效标准究竟会采用5级还是3级,无法预测。
标准执行重在监管
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一旦制定并执行,一些无法达标的品牌和企业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毫无疑问,产业进入高能效时代后,将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对于标准的执行问题,专家也提出了意见。
我国热效标识制度采取企业自我声明并备案、政府进行执法监督的实施模式,冰箱、空调等启用能效标识已有数年,但即使在这样品牌高度集中的行业,虚标现象仍屡屡发生。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鱼龙混杂,大小品牌数千种,行业自律性较低,且多为专卖店销售,因此监管难度更大。
专家们认为,推广能效标准与标识,首先要进行行业清理。同时,健全行业标准,对成品检验标准和质量标准、原材料部件检验标准和质量标准、包装防护标准等,要做到有法可依。并尽快确定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行业协会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行业发展才能得到规范。
此外,需要媒体就能效标识进行广泛宣传,让经销商和广大的消费者对能效标识有充分的了解。也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在检测及标识贴牌方面积极主动,并积极推动热效标识的普及。
与5级能效产品相比,1级能效产品的成本会提升30%左右。虽然在成本及价格增长的背后,是产品的能效、可靠性、使用寿命的提升,但是为防止高能效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重演,罗振涛认为,政府对于高能效产品应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