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太阳能热水器高能效说明会上获悉,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将制定,行业企业已经开始对产品进行能效升级,高能效太阳能产品有望成为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主导产品。
能效标准将制定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加上其他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达到300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约3亿平方米,加上其他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要实现这一节能目标,必须有高质量、高能效产品做支撑。
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焦点,低能耗、高能效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太阳能热水器作为节能环保产品,像家电产品一样也有能效高低之分。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武汉)总工程师张晓黎告诉记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87家太阳能企业的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不过,张晓黎也告诉记者,由于现阶段数据还在汇总,太阳能热水器能效等级划分究竟是采用5级还是3级目前无法预测。如果各企业的产品整体能效值较低,就会降低能效限定值门槛,采取5级分级方式。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理事长罗振涛也透露,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计划于2010年6月制定完成,2011年全面执行。对于该能效标准的颁布实施,罗振涛认为其将提升行业的品牌集中度,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将获得提升市场份额的好机会。针对行业内5000多家企业并存的现象,罗振涛表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寡,关键是要快速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掌握话语权的大企业。
企业加快能效升级步伐
虽然离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实施尚有2年时间,但是已经有一些企业迈出了产品能效升级的步伐。
记者了解到,江苏利日达太阳能公司在6年前成立了太阳能研究所,专门针对太阳能如何提高热效率进行研究,成为最早关注太阳能热水器能效问题的企业。江苏日利达太阳能公司董事长王惠余介绍说:“在同样环境下,热水器所产生的热水量越大,能效越高,反之则能效越低。目前市场上很多能效低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其技术仅仅是停留在单方面保热或吸热层面。”
王惠余透露,2008年5月日利达根据太阳能的集热、传导、保温三大评价指标,制定实施了《家用太阳能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企业标准。该能效标准分为5级,分别对紧凑式、分离式、间接式3种规格的产品确定了能效限定值和能效评价值。据该公司董事长助理秦阳透露,日利达的企业标准已成为扬州太阳能产品能效检测的地方性标准。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北京)副主任何涛认为,行业发展的规律向来都是行业大企业抢先一步,并成为推动行业产品技术和标准升级的重要力量。日利达的这一标准将成为明年国家制定能效标准的重要参考。
目前来看,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1998年前以生产真空管为特征的产品阶段和2008年前以单方面提升真空管技术标准和单方面水箱保温标准为特征的吸热或保热阶段。
两个阶段都是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的不断升级阶段,但单方面的吸热或保热均无法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的最高能效比。
随着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的制定和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高能效太阳能产品的推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将从单方面的吸热或保热时代向高能效时代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