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09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及产品下乡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通过这次会议,可以清晰地看到,“太阳能下乡”掀起了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首次洗牌和重组的序幕。
太阳能热水器的下乡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年2月19日家电下乡招标中,太阳能热水器一度“出局”。不少媒体用“意外落败”来形容太阳能热水器先前的落选。有业内人士分析,行业标准的缺失、杂牌充斥市场、售后服务混乱是太阳能热水器最初未进入家电下乡行列的主要原因。
在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产品的背景下,以及太阳能产品本身会给农村消费者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4月2日,商务部下发了太阳能下乡招标文件,至此,太阳能热水器终于迎来了“下乡”的春天,这也使家电下乡产品中有了唯一的一种新能源产品。
太阳能解决农民洗澡难
农民难得洗澡,作家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对此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少安先躺进澡盆的热水里,舒服得嘴里呻吟着……少安从澡盆里出来后,那一盆水竟变得像墨汁一般黑。”
记者走访河北、河南、山西农村后发现,如今农民要想洗澡仍存在不便。“以前村里的人经常是一个月或者半年才洗一次澡,有的老人甚至只在出生的时候、结婚的时候,遇到这种重大日子才洗一次澡。”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村长孙能建对本刊记者说,“村民的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是不讲卫生,而是太不方便了”。
南就水村位于太行山脉的深山区,当地老人“身上半年不沾水”,“爱臭美”的年轻人夏天还能在家里凑合着洗澡,冬天只能坐车到镇上的公共浴池,汽车票费来回一趟6元,洗澡费5元,来回车费加上洗澡费总共要花11块钱,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如果想一周洗一次澡,那这“洗澡”算得上是一种奢侈。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到南就水村调研后认为,解决南就水村洗澡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从急迫程度上讲,有些家电产品是农民们生活必需品,有些则不是,太阳能属于必需品行列。如果村民连身上的泥巴都洗不掉,买洗衣机、豆浆机之类的‘奢侈品’用处不大。”刘姝威对本刊记者说。
去年,由中央财经大学、皇明太阳能集团、万达集团和复星集团等共同为南就水村捐赠了一座价值15万元的公共生态卫生设施和一座价值6000元的农户生态卫生设施,其中就包括了太阳能热水淋浴室,南就水村村民洗澡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民洗澡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热水,第二是保暖。
“我做过一个测算,修建两座三峡电站,也只能解决我国1/3农民的洗浴问题,并且还要投入2600亿元的管道辅设费用。”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接受采访时说,“太阳能热水器无疑是解决中国农民使用热水的根本出路。”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日渐普及,农民在建造新农居时已经习惯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管道铺设预留空间,并设计出自家的浴室,这样洗澡保暖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记者在山东、河北的一些农村看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民几乎家家都安装了太阳能,并有独立的浴室。“太阳能的使用使农民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家在河北省无极县大陈镇的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王义伟告诉记者,“太阳能的使用不光是解决了农民洗澡,农民生活中用热水的问题也都解决了。”
对农民而言,家电产品花销的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太阳能热水器属于一次性把投入,长远来看,为农民节约了大量费用。刘姝威认为,国家把太阳能列入下乡目录,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从费用上考虑,在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既要拉动农村消费,又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应该说‘太阳能下乡’决策充分考虑到了农民们的实际生活问题。”
朝阳产业的发展困境
“太阳能是与太阳同辉的产业,节能环保、性能优越。”罗振涛说。而国家的能源政策也有力地证明了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利好前景。国家发改委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把太阳能热水器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到1.5亿平方米,2020年达到3亿平方米,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
在热水器市场,太阳能已成为主流。去年,我国共生产太阳能热水器1800万台,这其中还不包括太阳能热水工程中使用的产品数量,而电热水器的生产量为800万台、燃气热水器为400万台。一直以来,农村市场、工程市场、海外市场是国内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销售市场,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空间被再度扩充。“预计到2020年,农村市场可能会占到太阳能市场整个销售额的70%到75%以上。”罗振涛表示。
虽然太阳能已经位列家电下乡补贴名单,但是,行业现状仍然是其发展的一个绊脚石。在刚刚开始的太阳能下乡工作中,企业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就是地方备案进展缓慢。以河南为例,此次太阳能下乡河南省中标企业有62家,而据相关人士反映,该省第一批备案完成后实际备案成功的企业约30家,而其他企业只能等待接下来的第二批备案。
“主要还是由于太阳能作为草根行业,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经销商经营极不规范,尤其乡镇的经销商,他们缺少法人意识,大多无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这是经销网点备案无法顺利进行原因之一。”桑夏太阳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仇邦骏告诉记者。经营不规范的情况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比较普遍,而这只是该行业自身短板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行业标准的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阻碍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是太阳能热水器在最初的家电下乡中为何出局的原因之一。商务部综合司费全发处长在6月8日召开的太阳能下乡工作交流会上谈到,“有一些产品还不是很成熟,确定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家电下乡产品时,反复研究斟酌正是这个原因。”
下乡太阳能热水器最高限价为4000元,这是下乡家电中价位最高的产品。由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自身标准缺乏,为了保证下乡太阳能产品真正做到质优价廉,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商务部在太阳能下乡招标文件中,对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标准的规定占了45分,从而使这些标准成为下乡太阳能产品的“强制标准”。即使如此,下乡的标准的制定也不能弥补整个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标准不足。“实际上标准文件还欠缺一些标准,我们还有一些安装、维修标准都没有放到招标文件里头。”全国太阳能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贾铁鹰说。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质检标准不到30个,而且只是对热水器性能方面进行检测,对于材料成分、安装、售后服务现在还没有统一要求。”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昕宇工程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标准的不足导致一些小的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甚至可以根据你准备出售的价格生产产品。而根据目前的检测标准,这些产品在最初检测时可能是合格的。”
今年6月初,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相继遭遇狂风暴雨袭击,因为支架的材料不过关和安装技术差,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出现支架严重扭曲、变形甚至整机坍塌现象。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强度与安装是没有国家强制标准的,所以这些支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并不能被打上不合格产品的印章。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张晓黎说:“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没有国家标准,只有行业推荐标准。我们在检测的时候规定,储水桶装满水后将支架抬起一定角度,支架不变形就可以了。对于抗风能力,还没有检测标准。”
标准缺失,就意味着即便出现问题,消费者也无从追究责任,而那些本身质量有缺陷的热水器却仍然可以自誉为“健康、安全”的产品,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出售。
行业整合的大好时机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化运作至今,不过短短10多年时间。虽然市场化运作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产业发展门槛过低、产业综合配套体系和架构不完善,导致参与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最终,整个行业出现了“产业前景广、产业实力弱,企业数量多、领军企业缺乏”局面。
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些小企业和手工作坊充斥其中,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但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太阳能产业的看法,还间接拖累了一批行业大品牌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形象。
太阳能下乡政策的出台,无疑会通过有导向的市场化手段淘汰一批中小企业,既为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产业整体规模与实力、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供了重要机遇,亦已成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从混乱无序的发展初期向不断成熟期的转型关键点。
此次太阳能下乡投标中,有133个企业参与投标,中标仅仅是92个企业,中标率为69.17%,是家电下乡过程中中标率最低的产品。罗振涛表示,这次太阳能下乡是一个整合过程,一部分企业借助这次机遇来完善自己企业的体制,升级自己企业的装备,形成自己企业的销售和服务模式。
“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后,配合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将加速行业大品牌对市场的洗牌,最终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实力。”四季沐歌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李骏向本刊记者表示。
自5月中旬,国家公布太阳能下乡中标企业和产品之后,一批大型专业太阳能企业和家电型太阳能企业便积极准备拓展农村市场,这将掀起一场针对农村市场的新博弈与新布局。
链接: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效果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绿色产品。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均能源替代量为150~180千克标准煤,相当450~500度电。到2020年我国若发展到4.5亿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其能源替代相当3100万千瓦装机,年替代6500~7500万吨标准煤,相当2100亿度电。
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历程
截至2008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有25家左右,年销超1000万元的企业近200家,整个行业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
1958年,我国就开始涉足研发太阳能集热器。
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我国开始加快研发与生产太阳能集热器。
1978至1986年,是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研发阶段。
1987至1992年,是孕育发展阶段。
1993至2000年,技术成果快速市场化阶段。
2001至2005年,产业化基本形成阶段。
从2006年至今,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开始进入品牌战略阶段。
太阳能光热产业相关政策
1、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支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发利用新能源,采用政策补贴等办法大力推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国家科技部制定《2020年科技发展纲要》中和“十一?五”计划中均对太阳能产业重点研发项目提出要求并予以资金支持。
3、国家发改委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把太阳能热水器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到1.5亿平方米,2020年达到3亿平方米,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
4、许多省市政府纷纷出台支持鼓励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文件,如: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开发利用太阳能行动计划”、福建省建设厅出台的“多层住宅强制采用太阳能技术”、大连市“关于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通知”、石家庄市“2009年节能降耗工作方案”等。
5、2007年国新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制定并实施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确定了“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能耗降低目标。
6、2009年4月2日,商务部下发了太阳能下乡招标文件,太阳能热水器纳入“家电下乡”范围。
7、IPO创业板的推出,开启新能源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