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英利:十年内不涉足薄膜领域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4-20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国内第二大光伏企业保定英利集团4月19日称,尽管也关注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但十年内不会涉足薄膜领域。

      该公司总经理王向东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称,晶体硅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薄膜电池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并且寿命短。因此,“英利集团十年内不想做薄膜。”王向东称。

      英利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其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国内的薄膜生产企业都处于困境之中。无锡尚德2005年就曾计划上薄膜生产线,但时至今日并没有太大进展。尚德是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光伏企业。

      此外,包括赛维LDK、天威英利、汉能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都拥有或者正在建设薄膜生产线。但记者获悉,这些企业的薄膜扩张计划均受阻。

      2008年之前,多晶硅价格持续暴涨,最高曾上探到每公斤500美元。这样的价格让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承受了过大的成本压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不少光伏企业开始瞄向了薄膜电池技术。薄膜电池基本上分为非/微晶硅薄膜电池、CIGS薄膜电池和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三种。这种技术的一个优势是其发电成本比晶硅电池更低,但设备投入过高。

      世界排名第一的光伏企业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依靠其尖端的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设备和技术从而成为薄膜电池领域的代表。

      但国内的薄膜技术却还处于发展阶段。王向东说,碲化镉薄膜电池技术也有其劣势,首先,碲是一种稀有元素,很难获取;其次,镉则是一种拥有剧毒的元素,在许多国家发展受到限制。

      即使在全球,2009年,晶硅电池的产量达到8900兆瓦,但薄膜只有1600兆瓦,仅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15.2%。

      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价格开始暴跌,从最高的每公斤500美元左右,跌倒谷底的30美元左右,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在每公斤60美元左右。

      多晶硅价格的暴跌,一方面让晶硅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另外一方面也让薄膜技术的优势不再。此外,薄膜电池的寿命也只有晶硅电池的一半,并且光电转换率不如晶硅电池,这使得薄膜电池的市场认知度不足。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东京修建太阳能充电停车场
    下一篇:太阳能照明灯具的发展 将绿色照明推向制高点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