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成本控制压力增大 外资光伏企业迁入中国

    访问: 光伏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1-01-19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近日,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Evergreen solar(长青太阳能)宣布,今年3月底之前,公司将关闭美国工厂,把整个光伏电池板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据悉,在这之前长青太阳能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中国以加强其竞争力。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因为国内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普遍较强,它们往往凭借产品的高性价来赢得市场。这使得国外同行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外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开始考虑把生产线迁到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大陆来。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指出,在外资光伏企业眼中,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发展态势非常良好,与中国国内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政府部门的高额补贴有着直接关系,它们将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的生产线迁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和中国光伏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李宇恒认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一个过程,在发展初期它们大多依靠国内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获得竞争力,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靠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因素来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阶段。虽然国内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于国外来说,仍然较为低廉,但是当前光伏行业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人力资源成本在总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所以外资光伏企业要想简单复制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模式,现阶段存在许多困难。

      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具有明显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属性,并且规模经济效应突出。目前国内主要光伏企业的产能规模基本上都处在1—2GW之间,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光伏电池制造具有较好的规模经济效应。如果外资光伏企业要想获得和中国企业类似的成本控制能力,就必然要达到一定的产能规模,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风险意识极强的外资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目前中国光伏企业与其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最大的劣势还是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一旦中国企业将这方面的短板补上,国外光伏企业就会变得非常被动。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使用上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中国光伏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中国光伏企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国外企业的技术优势正在减弱。

     


    标签: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上一篇:黄鸣:进军房地产是为了推广太阳能
    下一篇:普尼太阳能副总裁:城市走向低碳,要有长远规划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