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当前位置:

    环保信息网 > 新型能源 > 一次能源 > 海洋能 > 正文

    我国海洋波浪能的发展进展

    访问: 海洋能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7-28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海洋中的波浪的绝大部分是由风对海面的扰动引起的。风的能量来自太阳。所以说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全球可利用的波浪能达到20亿千瓦,相当于目前世界电产量的2倍。

      波浪能具有以下优点:1.波浪能以机械能形式出现,是海洋能中品位最高的能量;2.波浪能的能流密度最大,在太平洋、大西洋东海岸纬度40~60°区域,波浪能可达到30~70kW/m,某些地方达到100kW/m;3.波浪能是海洋中分布最广的可再生能源——大海里很难找到没有波浪的地方。这意味着:(1)波浪能可通过较小的装置实现其利用;(2)波浪能不仅可以提供可观的廉价能量;(3)波浪能可以为边远海域的国防、海洋开发等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世界各海洋大国均十分重视波浪能利用研究。

      一、波浪能利用技术

      关于波浪能转换的各种专利已超过1500项。波浪能装置千变万化,但通常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采集系统,作用是俘获波浪能;第二部分为转换系统,即把俘获的波浪能转换为某种特定形式的机械能或电能。采集系统的形式有振荡水柱式(OWC)、振荡浮子式(Buoy)、摆式(Pendulum)、鸭式(Duck)、筏式(Raft)、收缩坡道式(Tapchan)、蚌式(Clam)等,提高波浪能俘获量的技术有通过波浪绕射或折射的聚波技术,以及通过系统与波浪共振的惯性聚波技术。转换系统有空气叶轮、低水头水轮机、液压系统、机械系统以及发电机等,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有可控叶片、变阻尼、整流、定压等,提高能量质量的方法有能量缓冲和调励磁等。

      目前最常见的是振荡水柱+空气叶轮的波浪能装置,装机容量1kW以下的大约有1000多个,用于为导航浮标供电,已经走向商业化(图1);装机容量数十到数百kW的波浪能装置大约有10座左右。最大的一座是欧盟建造的2MW装置Osprey,可惜在下水时破损。成功建成的有英国和挪威的500kW装置各一座(图2),葡萄牙400kW装置一座,日本120kW装置一座、40kW装置一座、1kW以下装置600余个,我国100kW装置一座、20kW装置一座、1kW以下装置700余个。该装置的优点在于采用空气传递能量,避免波浪对脆弱的发电系统的直接打击;其缺点是空气叶轮转换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小浪时;而且发电不稳定,对于10kW以上的波浪能装置须与柴油机或电网并联才能正常工作。

      

      振荡水柱+空气叶轮的波浪能装置

      

      振荡水柱+空气叶轮的波浪能装置

      除了振荡水柱+空气叶轮之外,目前较为成功的波浪能装置还有振荡浮子式、摆式、筏式与液压系统的组合。

      英国的Pelamis装置(图3)采用筏式+液压系统,装机容量达到700kW,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波浪能装置。该装置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蓄能器,输出稳定,抗风浪冲击能力强。缺点为俘获波浪能效率不高。

      

      振荡水柱+空气叶轮的波浪能装置

      振荡浮子+液压系统是目前发展势头最猛的波浪能装置。该技术采用浮子俘获波浪能,通过与浮子连接的液压装置将波浪能转换成液压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或通过其它设备制造淡水或冰。

      振荡浮子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是:1.俘获波浪能效率以及转换效率均高;2.振荡浮子制造相对最为简单;3.采用液压系统,能量容易汇集,形成大规模发电系统;4.可以提供电力,也可以提供非电力的动力,实现一机多用。

      英国、美国、荷兰、瑞典、丹麦、中国均开展了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装置的研究。其中,英国Wavebob公司研制的装置有望在2005年实现小比例的实海况实验,2006年开始正式发电,预计把电送上岸的电价为3~5欧分(eurocents)/kWh。荷兰的Teamwork Tech"hylanda">  总的来说,我国的波浪能转换研究进步是明显的,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可以进入示范阶段,但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波浪能利用在技术上并未完全成熟,还需要国家进一步的支持。


    标签:海洋能 海洋发电

    上一篇:八亿千瓦海洋能蕴藏巨量新能源
    下一篇:海洋能源开发大有潜力可挖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