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驶出摄像头的视野,贝雷塔就急于尝试F-Cell迅捷的加速能力,这是电动机的天然优势。F-Cell的外观和操纵与其蓝本奔驰A级车并无不同,特殊之处在于行驶起来只能听到压缩机微弱的嗡嗡声。虽然140公里的最高时速还算满意,但纳伯恩到法兰克福225公里的两小时车程,就足以揭示F-Cell最大的弱点,它不到90分钟就耗尽了燃料。当加氢站还寥若晨星时,这的确是个问题。
全球正在试验的燃料电池车已有600~800辆,除了地球变暖的压力,更现实的刺激还是油价的不断攀升,纽约原油期货价以59.15美元的新高迎接了2005年的愚人节。
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取长补短的混合动力车是近期最成熟、节能最显著的途径,富于石油危机感的日本抢占了这一先机,丰田“普锐斯”(Prius,先驱者)成为世界首款批量投产的混合动力车,1997年问世以来全球销量已超23万辆。该车型性能丝毫不逊传统车型,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节油44.4%。2004年11月,“普锐斯”获欧洲年度车型奖,当年丰田混合动力车销量从上一年的24627辆激增到53991辆。
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耗的61%要依赖进口,汽车的消耗将占国内石油总需求的43%,这两个比例到2020年还将增至76%和57%。2005年后汽车尾气排放在中国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重将达79%以上。以2050年15亿人口计,如果参照当前人均GDP为25000美元的国家的能耗计算,届时中国能源消费量将达52.5亿吨标准油,将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中国能源消费量的5.8倍。
中国的汽车发展,不考虑混合动力与“氢时代”没有出路。
未来:燃料电池车
燃料电池车是通用的重点,1997年在日内瓦车展推出欧宝燃料电池车,1998年9月“氢动一号”概念车在巴黎车展登场,2001年10月“氢动三号”亮相东京车展,2002年1月面世的“自主魔力”(AUTOnomy)概念车首次将燃料电池技术与线传操纵技术结合起来,当年8月,全球首辆可驾驶的线传操纵氢燃料电池车Hy-wire就在巴黎车展公开。2003年,改进的“氢动三号”成为首款获日本公路行驶许可的液氢燃料电池车,最高时速160公里,可连续行驶270公里。
今年4月,通用刚刚在底特律车展首次公开的Sequel氢燃料电池车将参加上海国际车展,其储氢量达到8公斤,最大功率提高约25%,连续行驶距离达到482公里,0~96.5公里/小时加速只需10秒。该公司研发及规划副总裁波立达的评价是“虽昂贵,但可行”,他还希望燃料电池车“2010年以前在耐用性和性能上能与目前的内燃机系统一争高下,最终实现经济量产,成为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车型”。福特的策略则较富过渡性,在业内首先将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技术结合的H2RV可节能25%,预计一两年内上市。
2002年5月20日,戴-克公司的甲醇改质型燃料电池车NECAR5完成了旧金山到华盛顿的横穿北美之行,历时16天,行程5250公里,最高时速145公里。除F-Cell在全球试车外,戴-克还有33辆燃料电池大巴参加了欧洲多个示范项目,总里程和行驶时间已分别达到42万公里和33000小时。2005年3月,以奔驰B级车为原型的燃料电池车B-Cell又出现在日内瓦车展,输出功率超过100千瓦,储氢压力增至70兆帕,连续行驶距离从160公里增至约400公里。公司同时宣布:将于2012年正式销售氢燃料电池车。
宝马公司对燃料电池也不看好,倾向于最保守的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技术。2005年1月向北美首次推出的H2R概念跑车用液氢燃料时功率276马力,0~96公里/小时加速仅需6秒,可行驶350公里,氮氧化物排放低于加州标准,据称宝马7系中也将出现一款氢燃料车。这些车型需要制冷系统保证液氢的低温,待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后,宝马很可能还是要彻底变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