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11月份,在其重点跟踪的62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中,同比增长的占到了九成。作为大宗商品的代表,乙烯、化肥、农药等品种同比均有30%以上的增长。
但这些新增的产量似乎并不能带来太多乐观的感觉。因为产业肌体的健康度,从来不会简单的和这些数字同向波动。
这种感觉和市场是否真正回暖无关,因为如果不是需求有所恢复,工厂也不会接到增产的信号。据中国与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初步分析,前10个月产量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流通商和企业需要增加库存,特别在前三季度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库存积压基本消化完毕后。
但同样很明显的是,化工产品制造商的热情似乎过于高涨了些。在需求端,化肥、合成材料等大部分品种表观消费量的同比增幅并不足20%,乙烯甚至仅有3.7%。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化学公司如此卖力生产?
要知道,它们所处的竞争环境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海外需求的萎缩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出口形势反转缓慢。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产品,出口量的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合成树脂和化肥更是下降了1/4左右。与此同时,进口石化产品却依靠价格优势继续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仅有机产品进口量同比增幅就达到了52.7%,其中甲醇甚至达到了366.4%。
在此情此景下,因产能过剩而骑虎难下的化工业,是不是急于摆脱困境而将市场需求信号有所放大?
毕竟,仍在不断扩张的产能已经让整个化工产业的大部分肌体身形臃肿,步履蹒跚,而一些严重过剩行业的投资甚至还在加速。11月份,化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6.8%,其中磷肥、复混肥和农药行业增速排名前三,分别为76.2%、50%和37.9%。
因此,对产量数据我们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清醒。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的专家就认为,化工市场起色不大,大多数企业经营仍然困难,在盈亏线上挣扎。
国家统计局的另一组数字支撑着这一观点。从11月份公布的1000余种石化产品价格情况看,指数虽然回升,但市场低迷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当月环比下降和持平的种(类)接近56%,同比下降和持平的占75%,多数化工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同时,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推动下,广大化工企业还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