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生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一个潮湿的早晨,乘坐直升机来到南中国海上某个钻井平台,然后一扎就是28天不上岸。而即使到了平台上,也不意味着他可以睡个懒觉,作为中国海上石油巨头中海油的一名钻井总监,张就好比钻井平台的神经中枢和CPU,他必须对平台上所有工作进行24小时的闭环监控,并处理所有突发的复杂情况。如果不上夜班,他必须在早上6点起床,因为平台上等待他处理的事情还很多。
张红生所在的中海油“南海5号”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为550米,按照能源界的定义,一般将水深300米以内的海域视为浅海,超过这一水深标准则为深海。因此,有过国际深海钻井平台工作经验的张红生,曾盼望着登上中国自己的深海钻井船:“那会是一个连运送物资的拖轮都要走几天的距离,需要最先进的技术,但我们现在做到了,这就要成为现实了。”张红生不无兴奋地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在张充满自豪的言语背后,是中海油新近出坞的世界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从外表上看,这个“深海大佬”更像一座海上的机械城,仿佛是美国科幻大片的拍摄现场;如果把锚链打开,这个可容160人居住,船高136米的庞然大物,则如同一只巨大的机械章鱼,依靠各种管道吸取深海的石油和天然气。
“深海平台的复杂程度和安全要求,都是浅海项目远不能比的。”张红生告诉《能源》杂志记者。对石油行业中无数的张红生们来说,浩瀚的南中国海无疑寄托着太多的憧憬,新研制的钻井船则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深蓝色海水下的秘密能否让墨西哥湾的神话在中国演绎?
全球油气的新“后院”?
自从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M.K.Hubbert)于1949年在《科学》杂志上提出矿物资源的“钟型曲线”问题后,关于石油储量即将枯竭的恐惧和担忧便成了令全世界头疼的“玛雅人的预言”。
持“石油峰值论”的学者保罗·罗伯茨(Paul Roberts)认为,自2002年至2008年持续上涨的年平均油价以及全球多个地区不断下滑的石油产量,加上近几十年来大规模油田发现的减少,都证明了世界石油产量已经达到峰顶。在其所著《石油的终结》一书中,他将欧佩克国家峰顶出现的时间设在了2025年前,而非欧佩克国家很可能在2015年前就达峰顶。
因此,至少有一个好消息会令排斥化石燃料的人们喜上眉梢,那就是——尽管仍有新油田被发现,但全世界的石油已经无可挽回地越变越少了。
以全球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墨西哥湾的浅海石油产量为例,在1992年到1997年间,浅海产量维持在每天60万桶到80万桶之间,但此后就开始逐年下降;到2006年,产量已下降到了峰值的一半左右。而值得关注的是,该区域深海油田的产能却在同一时期增长了近10倍。
在这一变化的背后,则是全球在深海油气开发上投下的巨大砝码。
据HIS统计,全世界的深水油气储量超过2000亿吨,其中石油占到60-70%,天然气占到10-20%。而从最近10几年来全球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情况来看,60-70%的新油气储量都是在海上发现的,其中深海储量约占45-50%。
而另一方面,就在国际能源巨头对墨西哥湾及巴西深海进行大力开发的同时,野心勃勃的中海油集团也在试图依靠自身实力,将南中国海开发成全球及本国能源新的接替区。中海油相信,这片与墨西哥湾和波斯湾同样蔚蓝的海域,将有可能继它们之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油气供应的新“后院”。
据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介绍,作为全球四大油气储量最丰富的海域之一,南中国海总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其中非争议的海域有20万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3到4个渤海的面积,而存在争议的海域大概为50多万平方公里。整个南海的资源量约为500多亿吨石油,20多万亿立方天然气。
因此,随着石油行业对超深海(即1500米水深以上)钻探技术的不断突破,南海诱人的资源量开始逐渐呈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但对于喜欢“自力更生”的中国石油公司来说,开发技术仍是较为主要的问题。雪佛龙的发言人米奇朱艾尔(Mickey Driver),就曾将深海油田钻探的开拓性和难度比作美国的“登月之旅”。但无论怎样,他们已经开始了行动。
从珠海出海大约200多公里,就可到达中国向南海深海挺进的标志性工程——荔湾3-1气田综合平台,这个位置的水深为200多米,但在紧邻平台的一侧,刚好是一个海底斜坡,而翻过斜坡的水深就到了1500米。因此,开发商中海油利用了这个特殊的海底地形,把尽量少的生产装备放在深海,把大量的油气输送到这个200多米的斜坡上来,从而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深水气田的开发运营。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院士看来,荔湾3-1气田的意义非常重大,揭开了中国深海油气田开发的序幕。与此同时,这也为整个依赖化石燃料的世界提供了向新能源过渡的新契机和“缓冲时间”。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预测,很大程度上由于深海油田的贡献,全球石油产量的峰顶才有可能推迟到2035年。
标签:石油技术 钻井录井 石油行业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