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BP漏油有益:真理还是谬论?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5-20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面对满海湾黑压压的原油和200人的诉讼团,英国石油公司(BP)CEO唐熙华(Tony Hayward)这几天却睡得意外地安稳。在位于休斯顿的临时应急办公室里,唐熙华看上去精神还不错,他用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脚步不停,才能走出地狱。”

      自4月20日事故发生至今,漏油量已相当于100万桶的容量,13000名工作人员与500艘船投入到了抢救中。但唐熙华仍然坚称BP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措施是“极其成功”的,他甚至用诺曼底登陆来与之比较。

      唐熙华这么乐观似乎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事故发生后,BP股价大跌,目前市值已缩水250亿美元。参议员芭芭拉波克斯(Barbara Boxer)还扬言要提请永久禁止该海域的深海钻探采油。

      唐熙华因此表示,“此次事故将是深海钻井采油的历史转折点。”当然,他指的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在这次事件中我们能够得到受影响社区居民的原谅,持续的沟通会让BP的名誉得到提升,而不是毁灭。”

      这是在痴人说梦?一些专家同意唐熙华 “此次事故将是深海钻井采油的历史转折点”这一观点。乔治敦大学商学院(Georgetown's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比利佛索尔(Beverly Sauer)说,相关管理机制没有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改进;20年来深海钻井采油有了长足的发展,海平面下700英尺的钻井已达14000口,尽管严重事故发生的频率很低,但是没有更严密的监控与保护设施,隐患仍然存在。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仿佛是注定要发生。

      尽管漏油造成的海洋生态破坏还在继续恶化,但是深海钻井采油不会因此被禁止,就像美孚公司油轮漏油事件后石油运输船照常出海一样。研究报告显示,已经泄漏的100万桶原油,相当于美国原油产量的20%,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会升至30%。

      或许还有一个积极面能支持唐熙华的“乐观”态度——事故让石油产业的专家和精英力量聚集在了一起。在BP的应急办公中心,来自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等70个公司的470名工程师和政府专家轮班上阵,应对原油泄漏。有的专门监控漏油海域的海洋运输情况,有的负责把漏洞一点点堵上。每一面墙上都贴满了地图和工程规划草图,有用的主意和下一步行动写在白板上。

      墨西哥湾海岸,32艘救援船与6艘灭火船24小时巡逻,100万英尺长的拦截杆运抵海岸。石油行业还承诺会做得更好,相关法律、规定会随即出台,美国政府的矿产管理服务也会更加有效。BP对旗下所有深海钻井进行了精密的安全测试,并承诺更严密的监控。

      究其漏油原因和止漏时间,唐熙华和其他石油公司的代表都无法定论,他们担心任何未经证实的猜测都会给监管部门以及诉讼律师留下把柄。

      越来越多的深海采油井在建或已经建成,因噎废食似乎不太可行。翰德证券(Global Hunter Securities)分析师马修毕博(Matthew Beeby)说,“人们需要认识点到,这次事故只是个案。尽管内务部下文暂停深海采油(5月28日前),单是永久性禁止肯定不能实施,这会对沿海州才财政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索尔则表示,真正的问题在于BP和其它石油公司都认为他们已经控制了局势,就像华尔街的那些银行家们在金融危机后说过的话。要真正免除后患,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确保在事故再次发生时损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这一点,唐熙华也表示同意,“完善体制能增强应对能力,最大化减少损失。”

      唐熙华今年52岁,已经为BP工作12年了。他曾是BP前CEO约翰布朗的左膀右臂。约翰布朗2007年因05年的炼油厂爆炸事件和06年的输油管泄漏事件下台。多次发生事故后,BP的“承受能力”已与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唐熙华身上看不到更多的谦卑和内疚。他的传记该怎么写,决定于油漏多少以及多快能清理干净。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英国石油:每日收集的墨西哥湾漏油量达3,000桶
    下一篇:伊拉克2011年每天将增加石油输出60万桶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