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我国石化行业年终综述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09-12-30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逐渐走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低迷状态,石油行业回升步伐明显加快,石化产品市场行情出现上扬势头,业绩大幅上升,不少关键指标均出现同比、环比增速的双增长。例如,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价格6月9日只有6638元/吨,到了8月5日却达到8458元/吨,上涨了27%。

      我国石化行业12月份国内经济进一步反弹,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增长期。由此显示国内石化市场已露出“春的生机”,也标志着石化全行业企稳回升,正在穿越金融危机“寒冬”。

      金融危机对我国石化行业影响深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下游需求减少,国内各石化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胀库,无法变现,加剧了经营困难;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震荡,导致企业措手不及,一些原材料也出现大量库存;随着供需矛盾深化和产品价格下降,石化企业的赢利压力不断增加,投资效益也受到严重打击。

      但是,金融危机对国内化工行业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不利因素,企业还可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前需求因素导致油价下跌,降低了产业链中下游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石化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依靠技术进步,针对高端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形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尤其对于那些大型化、规模化的石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不会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石化行业向前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我国石化行业仍处在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期。

      当前,石化行业面临的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时机,一大批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等原因被淘汰,与此同时,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迎合市场、注重节能环保的企业则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化产业产值逐月增长,利润降幅也逐渐缩小,行业运行呈现低位企稳回升态势。 这一趋势在石化板块相关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中得到了体现。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化工加上石油开采类共176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6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01%。分季度看,这些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季度环比上升21.75%,二季度环比大增82.05%。全部上市公司上半年完成净利润同比下降13.76%,二季度则环比增长36.27%。分析人士认为,行业数据二季度大幅超越一季度,证实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确实出现了逐月环比回升的态势。

      不过,由于石化行业涉及到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该链条上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回暖速度并不相同。有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根据申万的行业分类,化工业包括7个子行业,再加上石油开采业共8个子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只有3个:即石油化工、化纤和橡胶,其他同比均出现下降,并且,化学制品和化学原料这两个子行业中期业绩仍然亏损。不过,该人士也强调,从季度环比看,分属不同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多是增长或减亏的,这表明近几个季度公司经营整体上在好转,与宏观经济形势相一致,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别。

      具体而言,位于产业链中游的石化(炼油)行业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根据天相投资顾问的统计,2009年1至6月,石油石化行业13家样本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4.9%,其中,炼化板块同比增长289.8%,而石油勘探开发板块下降6.2%,油田服务板块下降33.85%,销售板块同比上涨3.33%;炼化板块在行业净利润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4%扩展到了40%。下游的化工行业中,化纤业表现较好,中期净利润同比上涨了一倍多。

      “石化行业这么长的产业链,决定了不同企业的业绩主导因素以及上半年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都不尽相同。”有业内人士表示,他分析认为:炼油板块表现之所以鹤立鸡群,是受益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去年年末开始施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使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基本保持了一致,因此企业炼化业务得以扭亏为盈并保持了适当的利润;而除化纤外下游化工行业普遍表现平平,则反映了同期市场需求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不能有效传导等状况。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巨头业绩贡献近九成

      事实上,行业巨头中国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逾330%的惊人业绩表现,正是对上述有关炼油行业分析的生动写照。中国石化在业绩公告中称,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出现巨额政策性亏损。今年以来,国内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国内炼油业务扭转亏损局面,炼油业务成为中石化盈利重要支柱,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盈利199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板块则亏损了465亿元。此外,基于相同的原因,另一大巨头中国石油(601857)炼油销售板块也由去年上半年的亏损590亿元转变为了今年的盈利近172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炼油业务不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业绩保持稳定或大幅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也是整个石化板块中期业绩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的核心因素。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石化板块业绩增长主要是得益于两大巨头业绩的增长。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一季度实现利润环比增长78.72%,二季度环比增长35.83%。从绝对数看,全部石化类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64.71亿元,而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公司合计二季度环比就增长236.09亿元,占比近九成。

      当然,由于经营业务不尽相同,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存在差异:作为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更多地享受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利好效应,从而实现业绩大幅增长;而作为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中国石油,其石油勘探生产业务却由于国际油价较去年同期的大幅回落而出现了经营利润的同比降低,并因此部分抵消了炼油板块的丰厚利润,导致业绩略有下降。

      子行业复苏先后不均

      对于行业下半年的业绩表现,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乐观。中信证券(600030)行业分析师认为,下半年,随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进一步实施,石化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快,以及油气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石化行业的发展有望继续向好。对于仍将继续影响行业复苏之路的国际原油价格,该分析师认为,今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很难再现去年至今年上半年的极端油价,目前60美元至80美元的油价水平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更是企业业绩弹性最大的油价区间。

      不过,正像上半年石化产业链上的企业没有能够均衡分享经济回暖的阳光一样,下半年,各子行业的复苏步伐仍然不会齐头并进。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上游的石油勘探生产部门,中长期看好的前景毋庸置疑;随着国际油价企稳,中游的炼油业也会因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执行而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但中下游各子行业则会面临差异较大的经营环境,随着包括出口在内的终端消费逐步好转,一些行业已开始逐步恢复,如化纤、轮胎等仍将向好,但化学原料等行业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明显好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国际两个因素影响了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国际因素有:一是世界市场需求疲软,直接影响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外市场依赖性较大的行业,如橡胶制品、无机原料制造、化肥等行业,需要一定的出口平衡国内的生产,以缓解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二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外部分石化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将会导致国内相关行业竞争加剧、效益下滑、生产萎缩。国内因素有:一是宏观政策,上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措施。截至目前,石化行业已恢复和提高了1150个税则号的石化产品出口退税率;大部分化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已调整恢复到9%至13%。下半年,政府仍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以保持稳定和连续性为主,但可能会根据情况在某些方面做些微调。二是国内市场需求,总体来看,上半年国内总需求的扩大,对石化产品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下半年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保持一种缓慢增长的态势。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催化剂分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启动
    下一篇:国土部肯定中国石油煤层气开采模式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