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兰郑长管道漏油控制获新进展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1-18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上月凌晨,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在分输投产中发生柴油泄漏,150立方米柴油进入陕西赤水河,并流入渭河。连日来,中石油积极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采取多项措施封堵和拦截漏油。截至1月7日,河南省三门峡水库已启动了第二台机组放水发电,水库发电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管道柴油泄露 多举措应对

      2009年12月29日晚,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投产运营,30日凌晨2时15分,工作人员发现管线压力异常,随即停止输送。经巡线发现渭南站支线出站约2.75公里处,有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并流入渭河。

      泄漏点位于华县赤水镇赤水村赤水河边,距赤水河入渭口约3公里,赤水河入渭河口距离渭河入黄河口约70公里,泄漏点周围的麦田受到污染。

      当日下午13时左右,漏油点被成功封堵。经对漏油点开挖检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破坏所致。

      渭南环保局的一位官员说,泄露的管道直径20公分,柴油首先泄漏在沙土里面,随后渗漏到40米外的赤水河。赤水河是渭河的支流,因此渭河很快也受到污染。但因为渭河在渭南是下游,原本就是重度污染的河流,并未作为饮用水源地,影响并不大,倒是毗邻的河南省以黄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很多地方,恐受到污染。

      事故发生后,中石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多项措施封堵和拦截漏油。一是快速封堵漏油点,清理泄漏点污染土壤。二是在赤水河及渭河下游设置了11道隔油障、围油栏等设施,收集处理泄漏油品,控制漏油扩散。三是进行环境应急监测。在赤水河、渭河等多处设立监测点位,加密进行取样监测。

      目前,中石油已投入700多人参与此次漏油抢险工作。环境保护部、陕西省环保部门也派员在现场指导开展污染防控工作。

      经过各方近一周时间的积极应对、封堵,渭河中石油类最高浓度为1.78毫克/升,已呈逐步下降趋势,至元月4日早,最新平均值为0.79毫克/升,渭河上直观已看不到油的迹象。

      1月7日,三门峡水库启动了第二台机组放水发电,水库发电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水库下排水水质石油类浓度继续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这是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水污染处置工作继1月6日三门峡水库第一台机组小流量放水发电后的又一重大进展。

      管道保护亟待加强

      虽然,此次漏油事件经过中石油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应对事态得到有效控制,但也暴露出原油管道保护方面的存在的一些隐患。

      管道被称为继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之后的“第五运输”,对输送石油天然气资源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西起甘肃兰州,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共67个县市,终点到达湖南长沙,由1条干线管道、16条支线管道组成,干线全长2069公里,年输油能力可达1500万吨,是我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能源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能源安全管道网络布局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已突破7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7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5万公里,进入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在管道实际运营中时常会受到打孔盗油、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管道破坏,不仅对河流、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导致灾难性事故。

      2007年,沙特一条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并引发特大火灾,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08年中石油所属的油气管线就发生打孔盗油564次,而且有由旧管道向新管道蔓延的趋势,从油管道向天然气管道延伸。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沿线就有几十万个管道焊口,哪一个出现泄露都将出现严重后果。油气管道安全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品油管道研究专家梁永图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管道建设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自动化程度很高。导致管道泄露的原因主要包括管道腐蚀、自然灾害、第三方施工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自然原因不可避免,但一些人为影响管道安全的行为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杜绝。

      梁永图说,在日常的管道维护中,应加强对管道的巡查保护,增加管道巡查力量是管道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

      2009年10月27日,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草案首次被提请审议,草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管理体制、管道的规划与建设、管道运行中的保护措施、管道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等做出了规定。目前,草案正在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法律层面的完善或许会对管道安全起到更为有效的保障作用。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天大石油管材二期扩建项目竣工投产
    下一篇:延安与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举行座谈会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