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6民企获石油战略储备通行证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6-02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备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招标,5月14日开标,5月20日即旋风般落定,包括舟山金润石化有限公司、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民企获准进入石油战略储备。此举被视为政府落实“新非公36条”的首个实质性举措。

      “现在已经操作进油了!”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透露,6家民企总共具有储备能力150万吨,获得国家能源局储备中心150万吨储备指标。此次民企与政府的合作,以国家租赁油库的形式开展。国家给民间油库下达储油指标,中海油负责进口石油,按指标分储民间油库。据悉,政府与民企签订了两年租赁合同,国家两年将为150万吨储备石油支付近6亿元存储费用。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本次招标之所以如此快落定,与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相对较低突现石油储备良机有关。

      我国从2003年起启动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但一直是三大国企参与,民营资本被挡在石油战略储备项目大门之外。虽然目前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占国内石油批发企业总数的35%,且拥有石油储备能力3000万吨,但具备足够资质的民企不多。

      而此次成功中标的企业都拥有油库和码头,其中最大的油库达到81万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藏油于民”的发展方向是好的,且这对盘活民企的不良资产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民企介入国储油体系,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利润。赵友山表示,该委员会正在起草新报告,建议国家在商业储油上制定方案和相关政策,以发挥民企作用并建立共同参与石油储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大庆油田全力推进水驱精细挖潜
    下一篇:青海油田走过五十五载创业路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