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硬!抗硬!”6月8日,记者在长庆采油四厂负责管理开发的绥靖油田河畔水库周边了解油田的环境保护情况时,当地村民不止一次的重复着这两个字。
“抗硬”一词,在陕北当地表示“美得很” 或“了不起”的意思。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在这里进行石油开发的环境保护中,为何能获得当地村民的如此美誉?
众所周知,由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开发的绥靖油田,油区大部分区域都处在生态非常脆弱的荒山枯岭。在这里,当地村民把一棵树、一滴水、一片绿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特别是地处靖边县杨米涧乡的采油四厂白于山作业区XP18井区,更是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这个区25个井组的100多口油水井全部分布在河畔水库的周围,加上水库又建于油田大面积开发之后,油区的37条输油及注水管线,全部淹在水库的“肚皮”底下,油田开发中无论井场管理出现问题,或者管线发生泄漏,不仅对水库造成致命伤害,而且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为保证每一条输油、注水管线万无一失,XP18井区专门成立了管线巡护班,24小时不间断巡查管线的运行状况,并由各井站对所有管线进行分段承包,责任到人,重点区域专门住人进行蹲点值守,在管线的关键环节还安装了紧急切断及液体分流装置,保证了特殊情况下原油可能发生的泄漏,实现了对管线的无缝隙管理。
把环境保护放到与原油生产同等重要位置的采油四厂,坚持“建绿色井站、树文明井场”理念的同时,每年都要从上到下层层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把环保工作同单位的奖金、人员的业绩考评等直接挂钩。在具体措施中,每个井场周围都要修筑环保墙,并完善污水池、污油池、垃圾池及排水渠,保证井场的污水污油点滴不漏,工业和生活垃圾就地掩埋。
2002年油区全面投产以来,该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管线泄漏和井场“三污”的外排事故,油区公路和井站处处都变成了美丽的绿色风景。在油田、地方有关部门每年不定期的环境保护检查中,没有查出一个环境保护不符合项,水库周边的50多个井场全部被陕西榆林市环境保护局授予“清洁文明井场”称号。
家住白1计量站旁边的一位村民对记者说:“原来一直担心油田开发污染我们的水,破坏我们的环境,从现在情况看,这些想法完全都是多余的了。油田开发不但没有给我们造成任何危害,而且把我们原本秃秃的大山变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