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大连输油管爆炸终于有了说法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7-24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一周之后,大连输油管爆炸起火原因终于水落石出。

      昨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初步认定此次事故是由于在卸油停止后,继续向输油管道内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引发。

      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

      通报称此次事故的初步原因是:在利比里亚籍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相关中石油集团总经理:

      大连油污清理已接近尾声

      23日下午,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前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大连新港油管爆炸油污的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昨日,中石油集团宣布大连新港-大连石化的油管运输已经恢复正常,大连石化将满负荷生产。对于有消息称大连周边的另一家由中法合资的大连西太平洋炼厂7月份成品油出口已全面停止,蒋洁敏表示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大连西太平洋炼厂的生产也已恢复正常。

      ◎链接

      墨西哥湾“风”狂控油罩通过考验

      美国政府官员22日说,即便墨西哥湾遭受风暴袭击,海面船只不得不“暂避风头”,现阶段表现出色的控油罩“大礼帽10号”仍可保持关闭状态,继续封住漏油油井。

      美国漏油事件救灾总指挥萨德 艾伦22日告诉媒体记者,研究人员对“大礼帽10号”的安全性抱有充分信心。即便海面船只因风暴影响暂时撤退,在没有监控的情形下,这一控油罩仍可在保持阀门关闭的条件下安全工作数日。

      现阶段墨西哥湾可能遭受热带风暴甚至飓风威胁。艾伦前一日说,救灾人员会视墨西哥湾天气状况,考虑是否重新开启控油罩阀门。

      美联社报道,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在减压井中安置了一个类似塞子的“风暴分隔器”,为风暴期间暂停施工作准备。

      这家油气巨头说,如果工作人员因风暴威胁撤离,重启减压井施工可能要等到两个星期以后,原定堵漏时间表或许将被迫拖后。据新华社电

      ○反思

      加大海洋生态补偿立法力度

      通报称,此次事故暴露出在原油接卸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通报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一再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也同时凸显出我国目前海洋生态补偿方面的软肋。据了解,我国对于海洋生态的补偿刚刚起步,目前并没有建立海洋生态补偿体系。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珞平表示,对海洋生态的补偿应由事故引发单位承担。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与张教授持同样的观点:“这次大连油管爆炸引起的生态灾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但是怎样去认定事故的责任主体,怎样去评估污染带来的影响,操作起来很有难度。”

      他还建议,如果要将海洋生态的补偿真正落实下去,就要对这种突发性的生态灾难建立预警机制,同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另外要加大海洋生态补偿的立法力度等。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大连输油管爆炸污染海域清理成本或超10亿
    下一篇:大连中断原油输送管线恢复正常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