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1月7日发布第十四批中国企业新纪录,共有357家企业申报的1370项新纪录入选,比上年增长13.6%,呈现出数量逐年增长、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中国石化企业管理协会等申报的63项新纪录榜上有名。
中国石化创第十四批中国企业新纪录的项目分别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号氧化联合装置,2005年10月26日充填CTP-IV型催化剂18吨,催化剂床层高度5.3米,充填方式采用传统的水沉法,2005年11月3日CTA投料开车,反映压力7.0兆帕,温度280℃,密度1.040克/立方厘米,使用的CTP-IV Pd/C达到催化剂理想的最初指标,连续运行1049天,累计生产PTA1183485.585吨,平均日产1128.20吨/天,处理倍数达到6.58万倍,创国内国产钯炭催化剂连续投运时间最长和处理能力最大新纪录。
上海石化1号聚酯联合装置2004年9月1日开车至今,年产15万吨,年综合耗能77.47千克标油/吨,创国内同类装置年综合耗能最低新纪录。
上海石化3号芳香联合装置吸附分离装置的ADS-7型分子筛吸附剂,自1985年3月开车至2009年3月,连续使用288个月,创国内同类装置长周期运行新纪录。
扬子石化2006年3月甲苯择形催化国产化成套技术,采用自主研发工艺包,可直接获得纯度99.99%以上、冰点5.47℃以上的苯产品;同时为后续单元输送富含对二苯(浓度超过90%)的混合C8芳烃,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为国内首创。
扬子石化2008年6月研发的PTA装置压力过滤成套技术工业化实验装置,进行了72小时考核,并取得成功,为国内首创。
扬子石化2004年3月8日至2008年3月20日,16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连续运行1198天,创国内同类装置长周期运行新纪录。
扬子石化2008年1月至12月,丁二烯产品年产量17.82万吨,创国内同类产品年产量新纪录。
扬子石化2008年4月丁二烯产品市场占有率11.48%,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高桥石化2008年DCP生产规模19000吨,DCP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52.7%,居世界同行业之首。
安庆石化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催化剂分公司,2007年共同开发新一代增产丙烯催化裂解催化剂DMMC-1,并工业化应用,丙烯收率由15.37w%增加至17.80w%,为国内首创。
茂名石化2008年原油加工损失率0.46%,创国内石化系统原油加工损失率最低新纪录。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四车间1号延迟焦化装置,自2005年12月15日改造后开工以来,连续安全运行1184天,创国内石化系统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天数最多新纪录。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加氢精制车间2号航煤加氢装置,2007-2008年度装置能耗5.63千克标油/吨,创国内石化系统同类装置能耗最低新纪录。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润滑油一车间第三套糠醛精制装置,2007 -2008年度糠醛单耗0.38千克/吨,创国内石化系统同类型装置糠醛单耗最低新纪录。
镇海炼化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007年5月1日至2009年6月10日,采用国产第二代环管工艺,连续运转772天,创国内同行业长周期运转最好新纪录。
镇海炼化2008年加工原油1935.57万吨,全年有4个月份,单月原油加工量超过170万吨,其中,7月加工量172.24万吨,创国内同行业原油加工量最高新纪录。
镇海炼化2009年2月26日试生产的国产欧V柴油,达到在用柴油世界最高标准,为国内首创。
镇海炼化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007年6月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出全均聚高速BOPP膜料生产技术,该技术采用高活性、高立构选择性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在不同的氢气浓度下,采用两步聚合制备具有宽分子量分布的丙烯聚合物,通过调节或控制不同的氢气浓度下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定向能力,来改进最终丙烯聚合物或丙烯聚合物中分子链立构规整度的不均匀性,使低分子量部分的规整性提高,而高分子量部分的规整性降低,从而使得最终聚合物综合性能十分优良,为国内首创。
镇海炼化2009年2月6日,算山码头1、2号泊位在同一潮水时间靠泊两艘26万吨级满载超大型油轮,创国内原油码头一次同时靠泊两艘超大型油轮新纪录。
镇海炼化2008年累计原油途耗为0.96%,创国内原油途耗新纪录。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