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排名第九的中国石化,国内最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中国石化,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国石化,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石化,12月10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举办了“媒体、投资者走进中国石化”活动。54家媒体、百余名嘉宾云集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镇海炼化,亲身了解中国石化。
“有机会来到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十分难得,镇海炼化的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石化的了解从总部到地方,从书面到实际,更加深刻。作为一个‘大央企’,我看到了他的风范。”《中国能源报》记者吴莉这样说。
中国石化家大业大,近百万人的队伍,上万亿元的资产,承担着为国家提供能源的战略任务,这里的人、这里的事都备受媒体关注。
“这次活动让我走进了中国石化,也更加了解中国石化,在我眼中,中国石化是一个融合性非常强的团队,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型企业。我衷心希望,以后中国石化的发展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编导高丹说道。
“中国石化拥有勤奋肯干、肯吃苦的员工队伍,中国石化的领导也愿意跟大家沟通。我和中国石化的人聊天,对方都很认真、正面回答问题,没有躲闪,顾左右而言他,非常难得。”《京华时报》经济部记者张艳说。《环球企业家》记者李晨蕾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使我对石化的认识更加立体,之前从一些文字上很难直观地了解这家公司实际的情况。现在许多媒体、公众可能都觉得央企依靠‘奶水’活着,但事实上,中国石化能在世界500强里排名靠前,并不是单纯有资金就能做到,而是拥有自己真实的、强大的实力。”
“以前感觉中国石化等央企像是‘大佬’,这次主动打开门户和我们沟通,使我对其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家企业是要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的,因而这种沟通显得更加必要,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开端。”参观活动结束后,《南方日报》记者苏稻香说道。
镇海之行,让记者们了解了中国石化,也加深了对石化行业的认识。
《经济观察报》记者严凯说:“我们的报道经常被业内人士取笑不够专业,根源是对行业及公司不够了解。这次浙江行活动,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石化的了解,有助于在未来的报道中更加客观、准确、专业。”
此行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喻春看来:“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沟通机制的建立。对新闻媒体的透明度增加了,更加主动地让媒体了解企业,而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就捂着不说。如果一家公司能透明地以负责任的态度向公众发布公司的情况,使公众更加了解实情,就能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任何一家公司在生产运营中总会存在不足,以开明的态度面对,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